第393章 鮮香

何況,這屬於吃貨的盛會,還正趕上正月十五元宵節,正好是湊熱鬧的日子。而且,這兒還有全世界的好吃的、好喝的濟濟一堂。而且,這還是人口稠密的京市四九城……

想當然,這麽一次美食盛會,自然吸引了無數的饕餮老客,吸引了無數的愛湊熱鬧的張三李四王五。所以,當這次美食交流會的開幕式剛剛結束,攔在牌坊門處的路障剛剛被撤銷,就頓時上演了之前這壯觀的一幕。

無數的人,如炸窩的蜂群,如開閘的洪水一般湧了進來。

人群如潮水,飛快的充滿了整條長街。

幾分鐘前,兩側林立的攤子中間,十幾米寬,空空蕩蕩的路面,轉眼之間,就已經被擁擠的人群占領。

當人流穩定下來後,另一種頗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吆喝,也粉墨登場。

頓時,整條街都熱鬧了起來。

這邊,一個戴著瓜皮帽、穿著福蝠圖案馬褂的大爺,一手在臂彎處搭著毛巾,一手扶腰,用唱戲似的調子,抑揚頓挫的喊著‘白水羊頭’;

那邊,一個頭戴方帽的維吾爾大叔,用打著顫兒的舌頭,吆喝著:‘烏魯木齊的羊,烏魯木齊的羊肉,烏魯木齊的羊肉串~’;

在過去,一個朝族大娘,再用‘金達萊’的曲子,叫賣‘打糕’;

……

除了街道兩側,在川流的食客中,同樣也有打入其內部的小吃名家。他們一個個扛著草把子遊走其間,草把子上插著糖葫蘆、糖人兒、面人兒。吆喝聲同樣抑揚頓挫,相當的悅耳。

隨著一個個攤子吆喝開,南腔北調的匯聚起來,讓本就人多嘈雜的整條食街,更是熱鬧的沸反盈天。更有了那麽一股子紅火勁兒。

別說這滿街的香味,別說這長達幾千米的巨大食廊,單單聽到這華夏的、世界的,南腔北調的吆喝聲,就已經讓人覺著不需此行了。

在這種氛圍下,除非是像小董這種‘危在旦夕’的人,不然沒有人能夠不興奮起來,沒有人還能讓情緒低落下去。

隨著被香味兒勾起饞蟲的吃客們,各按所好的圍住了一個個的攤子。嘈雜的聲音中漸漸多了許多贊嘆聲、啜吸熱湯聲、被燙到嘴的‘嘶嘶哈哈’聲……

同時也多了一些硬幣敲到錢盒子的清脆金鐵交鳴聲。

因為周邊攤位或者有給力吆喝聲,或是招牌明亮,或是飄散出誘人的香味,所以自然各自聚攏了一批饕餮食客。各自攤位後,每人一張的四人小桌,更是幾乎坐滿。

但張勁的攤位,卻因為無人吆喝,沒有亮眼的招牌,加上大缸中幾乎沒有任何的氣味逸散出來,以至於好久都少有人問津。

偶爾有個人見到這麽龐大的大缸支在火上,好奇的來問兩句,也基本都搖頭離開。

“這位師傅,您這裏是啥?”

“湯!”

“啥湯?”

“白湯!”

“帶肉的還是帶菜的?”

“都不帶,就是白湯!”

“多少錢一碗?”

“十塊!”

“神經病!”

一共就三五個好奇詢問的客人,當他們和張勁一番問答之後,一個個扭頭就走。

雖然說十塊錢在現在,已經不是大團結是最大票子的年代了。說到購買力,幾乎就是啥都幹不了。

但是,就這麽不過三四兩重的一紙碗湯,而且是沒肉沒菜的白湯,就要十塊錢,誰會買?

於是,十幾分鐘過去,隔壁那位賣肉夾饃的大爺大娘都已經送走十幾位滿意客人了,張勁這面卻別說開胡,就連那口大缸都還沒有掀開來一下。

這種場面,張勁無所謂,他就繼續偎在大缸的旁邊,左顧右盼的看著熱鬧,聽著唱戲似的吆喝。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張勁也不想在這個舞台上揚名,也沒打算靠著為期一周的美食交流會賺錢。就算是整缸湯都砸在手裏,也是雞毛蒜皮而已。就算是自己在廚界的名聲臭到低,他也無所謂。他又不靠廚師這門行當吃飯。

所以,抱著這種想法的張勁自然很淡定、很HOLD住。

張勁這個當‘攤主’的都這態度了,始終對缸中‘毒劑’深懷戒懼的小董,更是心底打鼓的祈禱。他祈禱,這一大缸的殺人毒劑,最好這幾天都沒人光顧。讓他能安穩的熬過這幾天後,繼續‘活下去’。

在這種情況下,張勁攤档這僅只幾平米的地界兒,就成為了這附近,甚至可能是整條街,最蕭條的一片地兒。

就在張勁好奇的等待,哪個是第一個有勇氣吃螃蟹,哪個是第一個不怕浪費一百大毛,來讓自己揭開缸蓋的人的時候,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

“勁勁,我們來了!”

循聲望去,張勁正看到葉紅,以及一眾從深市趕來的吃貨,正在大缸前笑看著自己。張勁敞笑的站起身來,對幾人發著牢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