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超越震撼的震撼

圍觀張大廚的這第一個派別,占了眾人中的絕大多數,至少有十之七八的比例。三十幾個人,圍了幾圈兒,堪稱人頭攢動。

而圍觀張勁的另一派,卻只有寥寥六七個人,這還是包括鄧老爺子、陶老爺子、鮑假小子幾個人在內。

就從眾人所占的位置,就從眾人各自的心思,就可以知道,在大家心中張勁的勝面是如何的小了。

如果張勁‘萬一’獲勝的話,這幫子人腦海中恐怕第一個蹦出來的詞會是‘奇跡’,接下來第二個詞恐怕就是‘玩笑’了。

如果有人開盤招賭的話,恐怕兩人的勝負賠率會調到100:1的誇張比率。

當然最後開盤的時候,這個設賭局的人,恐怕也能賺個滿缽滿罐。因為無名小子張勁,堂堂的宗師級大圓滿廚藝,竟然無人看好!

鏡頭先轉向人頭湧湧的一側。

張大廚不愧是十四歲學廚,十八歲涼調,二十二歲掌勺,二十八歲掌席的名家名廚。一旦進入狀態,就摒除了一切心中雜念,全身心的投入了進去,對於周圍一切都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心中一派平靜,無勝無負、無憂無喜。

一刀背拍暈了還在砧板上歡騰跳躍的鱖魚,那力度不輕不重,恰到好處。

接下來開膛破肚,去鱗、去腮、去臟,動作連貫,純熟無比。不但絕不拖沓,而且絲毫不傷魚形;

再次清洗去鱖魚鱗下黑皮後,張大廚開始秀起了刀工。霍霍刀光如雪,或輕或重、或深或淺無不恰到好處,在魚身上開出的十字紋和一字文,無不是規整美觀。看上去就像是尺子量過後再切上去的一般。

接著,張大廚一鍋用清水溫火燙洗處理好的魚,去除腥味。另開一灶熱鍋、下油、下料,煸炒味湯……

直至,幾分鐘後,張大廚把燙在水中,去盡腥味的鱖魚放入味湯中蓋上蓋子,溫火煮上。這道‘醋椒魚’的前期工序,就算是完成了。只等二十分鐘後,魚熟起鍋就是。

張大廚一連串利落的動作,就像是一串流暢的樂曲,‘聽’在周圍懂得欣賞的人的耳中,不由的引起一眾圍觀者的心下真誠的贊嘆。

這刀工、這行雲流水般的處置節奏,在滿屋子頂尖大廚中也是一流水準。

圍觀眾人忍不住心下贊嘆:

‘果然是名師高徒,鄧老爺子把這個徒弟調教的相當不錯。’

接下來,再把時間回調到張大廚剛剛開始動手的時候,把鏡頭轉向人頭伶仃的廚房另一側。

幾乎在對面張大廚把手中活蹦亂跳的鱖魚剛剛‘摔’上砧板的時候,張勁也把手中的鱖魚扔到了自己身前的砧板上。

與張大廚一樣的一刀背把這條精力旺盛的鱖魚拍暈後,張勁接下來的動作也與張大廚如出一轍。

開膛破肚,去鱗、去腮、去臟……用清水洗去黑皮……秀刀工切花。

這一切如果在完全不懂欣賞的人眼中看來,也許會覺著平凡無奇,張勁與張大廚兩人的水平應該是無高無低,似乎應該算是水平相當。

但是,張勁的動作落入深諳其中三味的各位大廚名家的眼中,確如晴天雷霆般的震撼。

如果說張大廚的力度和動作是‘恰到好處’,那麽張勁的力度和動作就是‘妙到毫巔’!

如果說張大廚的動作是連貫純熟、絕不拖沓,那麽張勁的動作就是行雲流水,和諧自然到極致!

如果說張大廚的動作銜接,如一個長跑健將流暢的跑動般,擡腿換足自然無比。那麽張勁的動作,就是一個滑雪高手在最簡單的雪道上飛馳,鴻鵠現爪、羚羊掛角。甚至連擡腿換步時的那絲毫的停頓都沒有。

如果說張大廚在魚身上開出來的十字紋和一字文,規整美觀的話。那麽張勁在魚身上開出的十字紋和一字文排比在一起,簡直就是一件美得驚人的藝術品。

這才是極致的刀工,這才是滿級十級刀工才可能具有的境界。這是全世界,張勁才擁有的,獨一無二的能力。

這種刀工與張大廚的那份刀工比起來,就算是天與地的差別,都不足以形容。差距至少有一個太平洋的寬度,加上一個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再加上一個馬裏亞納海溝的深度,再加上一條尼羅河的長度才算是勉強夠的上。

如果說行廚烹調是一首樂曲。

那麽,張大廚就是一個樂器六級的演奏者,能演奏流暢,也很動聽。能讓人欣賞,讓人愉悅。

而張勁,則是百年一遇的大師,能夠奏出曲子的靈魂,能讓人震撼,甚至沉浸於其世界中去。

那不是樂曲,那是仙音,是天籟!

張勁的‘表演’從他舉起手中雪光燦然的廚刀時,就已經開始。而圍觀的幾位廚師,也被飛快的吸引、沉浸進去,不可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