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紅衣義工

突如其來的敲門聲,讓張勁和海三波夫婦不約而同的放下了互相拉扯的手。有些尷尬的相對一笑後,張勁說:“三波哥,別愣著了,還是先開門吧!一會兒客人該等急了。”

當前去應門的三波嫂子剛剛把門扉拉開,一個很有磁性的女聲就從門縫傳了進來,“大姐,樂樂在家麽?我們來看她了!”接著,四個鮮紅色的身影魚貫的從打開的大門走了進來。

紅馬甲、紅帽子,這副裝扮張勁很熟悉,正是深市街頭巷尾處處可見的,深市義工的標準服飾。

說實話,張勁對於這些義工真的很佩服,也很有感情。他們為有需要的人捐款募捐,他們為弱勢群體奔走呐喊,他們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各個環節義務勞作……

在張勁的印象中,這是一群真正不求回報的人,至少在他們穿著紅馬甲,戴著紅帽子的時候是這樣的。

深市的義工來自各行各業,他們有退休的花甲老人,也有正意氣風發的在校學生,也有社會上的行業精英、普通白領、普通工人、私營業主。這些人也許在日常生活中熱衷於權勢,拼搏於財富,甚至可能刻薄慳吝。但是當他們穿上紅馬甲,戴上紅帽子的時候,卻全都是真正的好人。這一身裝束就像是具有洗滌心靈的作用一樣,每個穿上它的人仿佛都會不自主的高尚起來。

張勁曾經也做過一年多的義工。甚至曾經把絕大部分的假期都扔到這身裝扮上。雖然每次都會很累,但是過後那感覺就像是曬過一次陽光一樣,心裏舒服的能讓自己睡的更加香甜。

而且在義工隊伍中,張勁也結實了很多的好友。張勁覺著在義工隊伍中結交好友,就像是在學校中結交朋友一樣,總是比社會上多了一份純凈的感覺。

這次來到海三波家的四個義工中,就有兩個人是自己熟識的,並且兩個人中的一個更是張勁第一感覺就想要躲開的。

於是當張勁第一時間看清幾人的樣貌後,就連忙轉身鉆進了狹小的洗手間裏躲了起來。跟本就沒給來人看清自己的機會。

……

當四人中的三人和海三波夫妻打過招呼,一窩蜂的跑到樂樂的床前,圍著剛剛睡醒,經過張勁第一次針灸治療已經有了一些精神頭的樂樂逗笑開心的時候,作為幾位義工發言人的這位很有些颯爽氣質的中年女人卻沒有立刻圍過去。而是走到三波哥夫妻身邊,遞給他們一個鼓鼓囊囊的信封後,又拿出一張收據讓她清點後簽名確認:“海大哥,海大嫂,這是我們這段時間為您募捐的善款。希望您能為了樂樂繼續堅持下去。千萬不要放棄,我們會繼續想辦法的。”

看她和海三波夫妻的熟絡勁兒,顯然他們已經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

“齊小姐,謝謝您們。這幾年如果不是你們的幫忙,我們早就堅持不下去了。”說起過往,海三波夫婦都是滿臉的感激,“但是這次就不用了,以後都不用了,我們……我們……”

海三波夫婦都是實在人,張勁已經應承下治療自己女兒的事情後,兩人自然不肯再收下這份錢。但是當兩個實在夫妻想要解釋原因的時候,卻卡了殼。因為夫妻倆突然想起剛剛張勁的囑咐,‘不要把治療樂樂的事情告訴任何人!’

“圓規姐,樂樂的醫療費已經有一位好心人答應全額資助了。所以你們這次募捐上來的善款如果能夠退回的話就退回去,若是不行,就出一個公告用在其它地方吧。”見到海三波夫妻吞吞吐吐的也說不出一個藉口來,一直躲在洗手間了裝作隱身人的張勁給自己鼓了鼓氣後,終於跳了出來,替海三波兩口子解釋說。

這位海三波口中的‘齊小姐’,張勁口中的‘圓規姐’是當年張勁做義工的時候,在義工隊伍中最熟悉的人之一。這位齊小姐和她的老公都是義工隊伍中的一員,齊小姐的老公姓楊,兩個人都是湖區一個小學的老師。

因為這位齊姐姐做起事來風風火火的,而且和比較親近的張勁更是喜歡時不時的擺出茶壺姿勢訓誡一番,加上她的老公又姓楊,很自然的就讓張勁聯想到了魯迅筆下故鄉中的那個‘刻薄’的楊二嫂,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圓規女士。

於是張勁自然就沒大沒小的把‘圓規’這個綽號按到了齊姐姐的腦袋上。用‘圓規姐’稱呼她。為了這個,他可是沒少挨這個圓規姐的掐,不過在他皮糙肉厚的抵抗,和不懈的宣傳下,‘圓規姐’這個綽號還是漸漸傳播開來,並得到了相熟的一群義工們的一致認可。

當然,之前張勁裝隱身人可不是為了躲‘圓規姐’,而是為了躲兩位熟人中的另一個,也是他當初邀請他加入義工隊伍的那個人,也是他後來因之離開義工隊伍的那個人,也是前些天一直攪的他心緒不寧的那個人——何清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