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鄧建國的收獲(第2/3頁)

王橋想起邱寧勇不懷好意的行為,道:“我們兩人沒有任何可能性了既不成為朋友,也不成為敵人,就成一個陌生人吧。”他不想多談男女之事,道:“鄧書記對今天現場滿意嗎?”

“肯定很滿意,否則不會主動要求留下來住一晚上。我陪他有一次去調研,有一個單位居然對單位有多少黨員答不準確。鄧書記也不客氣,批評一頓後,堅決不吃飯就走。”邱洪見院子裏沒有外人,將板凳拉到王橋身邊,低聲道:“靜州和昌東都缺政府主官,估計這兩個地方的政府主官都要由分管黨群的副書記來出任。”

這是一個極為敏感的消息,靜州分管黨群的副書記是鄧建國,昌東則是華成耀,這兩人如果成為正職,對王橋是有利的。

王橋壓低聲音:“真的?”

邱洪道:“市裏的消息是偶爾知道,縣裏的消息比較確定。”

王橋道:“對於我來說,這事就太湊巧了,市、縣、鎮三級政府主官都曾經擔任過副書記。”

邱洪點頭道:“果然如此,還真是巧。你這個位置相當好,平時要多給鄧書記匯報。”

王橋伸手與邱洪握了握手,道:“我們都要努力。一起進步。”

兩人正要深入地談,江老坎提著魚竿來到院子裏。魚杆是那種竹子做的簡易杆,恰好是王橋喜歡的類型。

王橋提著魚竿,又將竹編的魚簍掛在腰間。頓時化身為一個漁家子。

行走在河邊,曬著還算溫和的太陽,看著田園風光,想著鄧建國要由副書記提升為市長,王橋覺得生活還是不錯的。

河邊有幾個村民在釣魚。見到王橋來了,都過來打招呼。這幾人都是三社河西的村民,早就盼著修這條路,如今修路終於有了希望,他們自然高興。

聊了幾句,江老坎帶著王橋和邱洪到老窩子,灑了些加有酒糟的餌料,三人便開始正式當起漁夫。

坐在河邊,嗅著青草香味,盯著浮瞟。時間就一點點過去。一個小時後,王橋釣了三條魚,收獲不錯。邱洪平時很少釣魚,偶爾釣一次都是在池塘,與王橋相比就顯出了技術差距。由於鄧建國還在江老坎家裏睡覺,王橋和邱洪不敢在河邊呆得太久,當王橋釣起三條魚後就收了杆。

江老坎對河邊釣魚的村民道:“王鎮釣的都是小魚,晚上不夠吃,你們整兩條過來。”

幾個釣魚的村民就提著桶、拿著魚簍過來,讓江老坎自己選。

王橋在河邊給黎陵秋打電話:“黎書記。你過來沒有,沒過來更好,你記得帶幾袋昌東酸菜,晚上我給酸菜魚給大家吃。還有。割點豬肉。”黎陵秋笑道:“王鎮,你這個單身漢會做飯?”王橋道:“不僅會做,水平還可以。”黎陵秋笑道:“是不是喲?”王橋道:“晚上嘗一嘗就知道了。”

回到江老坎家裏後,王橋興致勃勃地主動要求去剖魚,他親自剖出的魚片做酸菜魚,片形更好看。

江老坎道:“王鎮。你就別剖魚了。這次村民大會選了修公路的出納、會計、保管和質監,我想了想,這個還得張榜出去。村裏寫字的都不行,你能不能幫我們寫兩張。上次在你辦公室,看見你的毛筆字太好看了。”

王橋也不推辭職,道:“沒問題,你弄點紙和筆來。”

江老坎道:“早就準備好了。”

宋鴻禮睡了一會,聽到外面說話聲,也就起了床。小睡一覺,他的精神好了許多,端起大茶杯,走到屋外。

王橋正在寫關於三社社員大會推薦修路保管、會計、出納和質監的通報。書法是王橋的長項,他站在桌邊,略為凝神,然後筆走龍蛇,一幅書法作品便躍然紙上。

鄧建國此時也醒了,他沒有立刻下床,而是站在窗口朝下觀察。如今鄉鎮幹部與村民的矛盾十分突出,最惡性的是靜州城郊的一個鎮,數百個老百姓與村幹部生沖突後,圍攻了鎮政府,將黨委書記和鎮長關在屋裏,限制自由長達十個小時。

與農村此起彼伏的沖突相對比,城關鎮黨委書記和鎮長卻與村民關系十分融洽。通過觀察,鄧建國判定這不是演戲,而是實實在在的關系不錯。在了這個印象,他對老成持重的宋鴻民和沖勁十足的王橋都深有好感。

下樓後,鄧建國道:“老江,你能不能找幾個村社幹部到院子裏,我們開個院壩會,我想聽一聽大家的想法。”

江老坎道:“鄧書記,要喊那些人?”

鄧建國道:“今天選出來的為大家服務的保管員、會計、出納和質監,還有今天言的老村長,以及兩個黨員、兩個社長、村委會主任、文書、婦女主任、團支部書記,這些人差不多了。晚上就在你這裏吃個便飯,飯錢由市委辦來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