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名聲漸起(第2/2頁)

劉一維行醫近二十年,幾乎都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早上來門診室坐班,坐在辦公室裏等著寥寥幾個病人上門,然後把脈問診開藥,再然後等著下午下班回家。從來沒像今天一樣,人還沒到門診室,已經有病人在眼巴巴地等著他,不僅等著他,他一到還紛紛圍著他,說著感激稱贊的話,尤其那發直內心感激的目光,更是劉一維從學醫開始就渴望向往得到的,只是卻從來沒有得到過的。所以雖然明明知道這些功勞都是老師的,劉一維還是忍不住感到一絲滿足和自豪,偷偷心虛地看了夏雲傑一眼,然後一邊親切謙虛地招呼著病人們,一邊進了門診室。

病人們都有掛號,號子上有次序,見劉一維進去,倒沒再亂哄哄地跟著進去,而是按著次序在門口排好隊。

見病人總算恢復了平靜和次序,夏雲傑心裏暗暗慶幸自己的英明決定,否則要是自己親自出馬,又是在江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打開名聲,等有一天全市、全省乃至全國、全世界的病人都聞聲蜂擁而至,那自己可就真成了作繭自縛,再也無一刻安息了。

進了門診室坐好,劉一維開始叫病人進來。

第一個進來的正是上次患了頑固性失眠的患者,如今情況已經明顯好轉。

像上次一樣,劉一維自己診斷了之後,又請夏雲傑等人診斷。當然最終的診斷結果是以夏雲傑為準。

有句話叫名師出高徒,在信息高速發達的今日,這句話用在傳統的中醫界還是非常合適的,因為中醫的很多知識在課本上是根本學不到的。就如把脈,什麽身體狀況什麽脈象,中醫課本裏都有,但若沒有老師實際傳授,又有幾個學生能懂什麽叫脈沉遲而緊,脈濡滑,脈沉細而緊,脈細而欲絕……連脈都把握不準,更別說再通過脈象來診斷病情。

所以在現今信息發達的社會,很多知識能自學成才,但中醫卻很難。因為它是一門經驗科學,除了自己行醫經驗的沉澱,更需要老師把他的行醫經驗知識言傳身教給你。所以要學好中醫,除了自身,老師是至關重要的。

劉一維三人無疑是非常幸運的人。他們跟了一位絕世神醫老師,所以雖然三人跟夏雲傑學醫時間雖短,但進步卻是神速,尤其劉一維本就已經積累了近二十年學醫經驗,親身診斷過許許多多病例,無非那時看病總是把握不住正確方向,如今有了夏雲傑的指點,以往的病例一一在腦子裏浮現而過,與老師所傳授的知識一一驗證,頓時如同撥開雲霧見青天,在醫學上的境界一下子便上了一個台階,看病已然站在了一個新的高度。

幾個復診的病人很快就診斷完了。他們走了之後,門診室暫時又空閑了下來。夏雲傑便把剛才幾個病人的情況再次詳詳細細地跟他們分析了一番,三人都受益匪淺。

接下來,來劉一維這裏看病的新病人人數還是跟以往差不多,不過算上來復診的,人數卻比以往翻了一倍不止,所以一整天下來,劉一維的門診室比以往忙碌了不少。偶爾中醫院的葉正瑞院長會在醫院裏轉一轉,見劉一維門診室有時候竟然還有人排隊,心裏不禁暗暗驚訝,特意暗地裏查了查,發現這一天來劉一維這裏看病的病人竟然比以往多了一倍不止,而且好幾個竟然還是指名道姓要到他的門診室看病。這個結果讓葉正瑞心裏越發驚訝,劉一維什麽水平,身為院長葉正瑞自然了解,這突然間門診人數大增,不少還是復診的病人,顯然很不正常。

莫非是那個夏雲傑的緣故?這怎麽可能呢?他還這麽年輕!驚訝過後,葉正瑞很容易便聯想到了夏雲傑,只是心裏總是很難相信,劉一維就是因為跟了這麽一位年輕的副教授之後,突然門診人數大增,可不是因為他的緣故,葉正瑞一時半刻還真想不起來其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