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豁出去了【上】(第2/2頁)

洪老總特意將方黎留下來,或許就是讓他起到這個作用。畢竟洪老總不能總是向兩位年輕晚輩發問,未免有失身份。

“還是會有很大的變化。因為物價的上漲,基本是全國均衡的,經濟高速發展,必定會引發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的比率,全國基本一致。而各地經濟發展的速度卻很不一致,甚至相同的地區,不同的職業,不同的人群,收入增長幅度都會有很大的區別。或許一部分逐漸富裕起來的群眾,可以承受教育費用的上漲,但肯定也有一部分群眾跟不上。作為政府,我們不能只看平均數據,而是必須在民生領域更多地考慮低收入群體,也就是弱勢群體的承受能力。盡管絕對公平是不存在的,但在同一個國家,必須想方設法實現相對公平。群眾對政府的信任度才不會持續下降。如果按照現在這個模式搞下去,教育行業完全放開,用不了太久的時間,教育支出將成為相當一部分群眾家庭沉重的負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就是在實行精英教育了。小部分富裕家庭的孩子,能夠享受到大部分高端的教育資源,而大多數不太富裕家庭的孩子,從一開始就處於明顯的劣勢。”

說到這裏,劉偉鴻略略頓了一下,喝了口水,隨即繼續闡述自己的意見。

“就好像我們的鄰居印度,他們搞的就是精英教育。婆羅門和刹帝利階層,享受高端的教育,享受大量的資源,造就了一批精英。但全國絕大部分群眾,依舊生活在貧困線之下。對於一個擁有八億人口的國家而言,一兩千萬的精英人士,無論如何都支撐不起整個國家的發展。國家要發展,要富強,必須堅持我們當初的理念——共同富裕。沒有了這個基礎,國家的發展就只能是畸形的。與我們準備實施教育改革的初衷,也會背道而馳。我們實施教育改革,是因為資金不足,教育資源不足,普及率偏低,希望通過民間的參與,加收費用,全民辦學,從而提高教育資源的普及率,讓更多的家庭,更多的孩子都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實際操作起來,就會變成精英教育模式。歸根結底,是全國絕大部分不富裕的家庭,一起掏錢,改造我們的教育體系,增加高端教育資源,而真正能享受到這些資源的,卻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而是富裕家庭的孩子。這就成了一個悖論。”

“教育的不公平,將會成為許多社會矛盾之中極其突出的一個環節。因為每一個父母,都很愛自己的孩子,對自己的孩子寄予極大的希望。當不公平的現象,發生在孩子身上,勢必引發父母的嚴重不滿。同時,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會進一步繼承這種不滿的情緒。用不了多久,最多一代人的時間,這種矛盾就會充斥整個社會基層,從根本上毀壞我們國家的基石。”

劉偉鴻斷然說道,神情十分懇切。

這不是危言聳聽,這是劉偉鴻腦海中真切的記憶,來源於另一個平行世界的現實。教育不公平,教育腐敗,引發了無數的社會矛盾,而且不滿的情緒,還在進一步的積累。

“所以,我認為,教育改革不能單純從經濟角度來看待,必須更多的從民生角度,民心角度來考慮。國家克服暫時的困難,持續加大對教育領域的投入,持續改善教育資源,擴大普及面。讓全國各地的孩子,都能享受到應有的資源,這才是長久之道。這麽做,或許在一段時間之內,會增加國家與地方財政的負擔,甚至會非常困難。然而這些困難,理所當然是我們政府應該來承擔的。政府不能只圖自己輕松,把負擔轉嫁到群眾的頭上去。不管怎麽說,政府的承受能力肯定要遠遠大於個體的承受能力。這也是政府的基本職責。就好像戰爭時期,軍隊不犧牲,勢必就要犧牲群眾。現在也是一樣,政府不承擔壓力,壓力就肯定要由群眾來承擔。這不可取!”

劉偉鴻直截了當地說道,沒有絲毫的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