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陸書記吩咐的(第2/2頁)

慕新民還是板著一張方臉,很有威嚴的樣子,拖著長聲,說了幾句開場白,便大聲說道:“下面,有請夾山區代表團團長劉偉鴻同志上台發言,大家歡迎!”

說完這句話,慕新民帶頭鼓掌,大禮堂裏響起熱烈的掌聲。不管劉偉鴻是不是會退出選舉,至少這掌聲代表著大夥對他的肯定。一般般的家夥,大家也不會想著要將他推上去。

劉偉鴻在前排起身,朝大家鞠躬為禮,緩步走上了主席台,向主席台上的領導們點頭致意,然後來到發言席。

大家都看到,劉偉鴻手裏,並沒有拿發言稿,就這麽空著雙手上來了。

“同志們,大家好!”

劉偉鴻站在發言席上,聲音清朗。

台上台下又響起一陣掌聲。

“感謝大會主席團給我這個機會,讓我能夠站在這裏向各位代表說說心裏話。因為時間關系,我只說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什麽是可持續發展。大家都知道,夾山區以前是林慶縣最貧窮落後的一個區,山多地少,交通不便,八萬群眾,人均水田耕種面積只有一畝多。區內一鎮五鄉,有國家級貧困鄉一個,省級貧困鄉一個,以前只要提到夾山區,都習慣性地說夾山是農業大區,農業是夾山區的支柱。其實這個定位是不準確的。一個人均水田耕種面積只有一畝多的區,無論如何都稱不上是農業大區。事實上,夾山區這麽多年,一直在吃救濟。區財政不足以支付幹部的工作,年年要縣裏財政轉移支付。農民們也是年年都要吃返銷糧。但是,就這麽一個情況,農業確實又是能夠成為夾山區支柱產業的。要實現這個目的,必須開動腦筋想辦法,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要想辦法實現多樣化的農村經營……”

劉偉鴻站在那裏,侃侃而談,毫無滯窒之意。

數百人的大禮堂裏靜悄悄的,所有人,包括主席台上的領導們,都很專注地聽著劉偉鴻的演講。

“目前夾山區正在探索多樣化農村經營的模式。水稻,我們要堅持種植,還要想辦法將一些旱田改造成水田。我們楚南自古被稱為魚米之鄉,水稻可以做到一年兩熟或者兩年三熟,水稻種植是我們的強項,不能放棄。除了種植水稻之外,還要種植多種高產的經濟作物。養殖業也要大力發展。但是,僅僅做到這些是不夠的。這是一個系統的配套工程。比如種植什麽樣的經濟作物才是最合適的呢?這個不一定,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必須根據市場的需要來決定。這一兩年,國內的紡織企業還處於活躍階段,對棉花的需求量比較大,那我們就多開辟山地種植棉花,銷路不愁。過幾年,國內紡織業不那麽活躍了,大面積棉花種植就要小心,不能盲目。種什麽東西,首先就要搞市場調查,看看市場是不是有需求,然後才決定是不是種植。盲目地種植,銷不出去,對農民的傷害是很大的。我們的群眾還很不富裕,經不起這樣的折騰。養殖業也同樣如此。大家不要以為,養了豬養了牛羊,就一定能夠銷得出去。那可不一定。也要按照市場的需求來合理安排。所以,我們縣裏成立農產品經紀服務公司,夾山也成立了分公司。幹的就是這個工作。調查市場,分析市場,開發市場,引領群眾做正確的種植和養殖。現在夾山的生豬,已經開始銷往全省各個城市,尤其是大寧,洪陽等城市。嶺南省的銷路,也在積極的開拓之中。只要打開了銷路,養殖業就不愁了。這個才是可持續發展,十年八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下來,都能夠搞下去。”

所謂可持續發展,劉偉鴻也是借用了後世的“成語”,後世的可持續發展,也遠不是如此簡單。但眼下,只需要緊扣夾山區的發展這個話題就行了,太多的新鮮名詞,沒必要講出來。

“總而言之一句話,可持續發展就是要有後勁,不能只新鮮一兩年。一兩年時間,不足以改變一個區的面貌,更不足以改變一個縣的面貌。唯有持續發展,才是根本的出路。”

劉偉鴻有力地一揮手,大聲說道。

大禮堂裏驀然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