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書記辦公會議【下】(第2/2頁)

幾千年的傳統影響,不是那麽好改的。

劉偉鴻嘴角微微一翹,算是給了米克良一個回答。既然沒打算在書記辦公會議上跟米克良撕破臉,劉偉鴻就不想和他多說什麽。他和米克良打交道不多,不知道此人具體辦事能力如何。不過從今天他的表現來看,估計就是個比較典型的官僚,鉆營權術可能有一手,辦正經事只怕指望不上。

不過讓劉偉鴻沒有想到的是,他這個不鹹不淡的笑容,也令米書記心裏很不舒服。這小子,也太傲氣了點,以為有朱建國撐腰,就能在我米克良面前蹬鼻子上臉?

米克良的臉色又陰沉下來。

鄧仲和對此自然是洞若觀火,但現在鄧縣長的心思,沒在這上面。鄧仲和被劉偉鴻描述的第二種方式吸引住了。剛開始的時候,鄧仲和也與米克良是一樣的想法,覺得劉偉鴻有點異想天開。貸款修路這種事情,也敢搞。然而在腦海裏仔細轉悠了一圈,卻覺得劉偉鴻的話,有幾分道理。

是啊,既然遲早要修路,遲修就不如早修。早修一天,夾山區就受益一天。與其等以後手裏有了余錢剩米再修路,為何不提前預支這個“收益”呢?這可不是簡單的前後置換,而是可以實現效益倍增的。

“劉書記,你拿得準,飼料廠和機械制造廠一定能產生比較良好的效益?”

沉吟稍頃,鄧仲和很認真地問道。

對鄧仲和這個態度,劉偉鴻比較滿意。他看得出來,鄧仲和是真的在認真考慮他的提議。此人雖然有時候比較固執,甚至還有點私心,但確實是想做點事情的。不管他的出發點是為人民服務還是為自己撈政績,只要最終的結果是群眾受益,劉偉鴻覺得,就是個好事。

“鄧縣長,我覺得這兩個工廠的效益,都會很不錯的。先說說飼料廠吧。改革開放之後,國民經濟大幅增長,群眾的生活水平也日漸提高。對於肉食品的需求,只會越來越旺盛。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養殖業將成為最大的朝陽產業之一。生產飼料,基本上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劉偉鴻篤定地說道。

這也是有底氣的,時光倒流前,生產經營飼料的某兩兄弟,曾經多年雄踞富豪榜前十位之內,甚至還登上過全國首富的位置。

“嗯,這倒也是……”

鄧仲和點點頭,朱建國、徐文浩等人也點了點頭,對劉偉鴻這個話表示認可。從他們自己的餐桌上,也能看到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

“飼料廠投入生產之後,不僅僅賣飼料可以賺錢,還能帶動整個夾山區乃至整個林慶縣的生豬肉牛養殖業大步發展,到時候屠宰站也得建立起來,還能帶動運輸業的發展。夾山的群眾逐步富裕起來,整個經濟環境就完全不一樣了,物質流通速度也會加快,經濟活躍,區裏和鄉鎮的財政收入也會增加。完全有希望形成一個產業群體。”

劉偉鴻說著,也有點興奮起來。

朱建國等人,卻聽得有點發呆。

乖乖,感情此人的眼光,竟然如此遠大,遠不止盯著一個飼料廠。“產業群體”這樣的名詞,聽起來也很是新鮮。

果真是胸有韜略啊。

“至於機械制造廠,那就更不用說了。省裏定下我們浩陽地區以礦產經濟作為支柱產業,各類礦山機械設備,很快就會大量的需求。只要技術過關,產品質量過關,銷售方面,是不成問題的。與其等那個時候,交通狀況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不如現在就開始著手解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認為必須要抓緊修路。”

劉偉鴻侃侃而談,做出了“結論”。

“小劉書記這個路子,聽起來確實是有些道理,但不管是貸款修路還是以後修路,都不是一天兩天能辦成的。人家香港老板要是等得太久了,說不定會變卦,要注意啊。我這裏,倒是有個建議……”

米克良說道,出人意料地贊同了劉偉鴻的建議,緊接著,又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卻不知米書記又要玩什麽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