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3章 常委會上的勾心鬥角(二)(第2/2頁)

龔昭禮沒想到柳俊會當眾表揚他,笑了一笑,謙虛地說道:“柳書記過獎了,我這也就是一個想法,還望柳書記和同志們多多指正。”

“嗯,這個想法非常好。”

柳俊再一次予以肯定。他是真的沒想到,在此事的應對之上,龔昭禮和他想法如此的吻合。

“昭禮書記這個想法,果然是很不錯,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南方市委書記趙先覺停止鼓掌,微笑著說道,似乎很是歡喜贊嘆。

南方市與江口市同為副省級城市,經濟總量也大致相當,不過論到歷史的厚重,江口和南方就全然沒有可比性了。下面的幹部們開玩笑說江口市是作為正省部級幹部的培養基地,而南方市則是D省政府首長的培養基地。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四位D省省長,有三位擔任過南方市委書記的職務。尤其是很多外省人,幾乎將D省和南方市並稱,去南方市和去D省是同一個概念。

高級領導幹部自然沒有那麽膚淺的攀比心理,不過南方和江口之間有合作也有競爭卻是事實,這個很正常。

趙先覺出人意料的“恭維”龔昭禮,總讓人覺得他話裏有話。

“昭禮書記,經濟專家們預測歐美國家近期內可能發生金融危機,我不懷疑專家們的預測。要相信專家嘛。我只是擔心,我們逐漸撤回資金,轉移外貿方向,萬一預測錯誤,怎麽辦?豈不是要遭受無謂的損失?而且我們的很多企業,多年來均是面向歐美市場出口的,現在轉移外貿方向,會不會影響到企業的發展乃至生存?歐美國家是比較成熟的市場經濟,他們的經濟專家也是很厲害的。我們的專家能夠預測得到,難道他們的專家就沒有這個能力嗎?這些問題,我認為很值得深思啊。”

果然,趙先覺接下來就開始反駁龔昭禮的意見。而且他的意見比魏寧生還“保守”。魏寧生並不懷疑對歐美國家可能爆發金融危機的判斷,只是在應對的時間上,要求更寬裕一些。趙先覺卻是從根本上不相信這個金融危機會爆發。

趙先覺明著反駁龔昭禮,事實上就是反駁柳俊乃至是反駁中央的決策。

所有人的目光又都落在龔昭禮臉上,看他如何應對趙先覺的“質問”。

龔昭禮淡然一笑,不徐不疾地說道:“先覺書記這個擔憂很有道理。歐美國家的市場,確實比我們更加成熟一些,他們搞市場經濟搞得早嘛。不過,他們的最大問題,也正在於此。那就是經濟市場化太徹底了,政府基本上喪失了控制的能力,只能通過一些法律和其他手段,有限的影響市場的運作。眾所周知,資本運作是以追求最大盈利為目的的。歐美市場那些壟斷資本家們,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可沒有那麽高的覺悟,會自動為國家前途著想。在他們而言,哪怕金融危機在下一刻爆發,這一刻所想的,也是如何賺取最後的一個金幣。所以,我認為,他們不是預測不到金融危機的爆發,而是預測到了,也無能為力。他們的政府,管不了資本家。甚至他們的政府,本就是為資本家服務的。大多數資本家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著利潤最大化,早就將風險置諸腦後了。所以資本主義社會,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爆發一次經濟危機,多少年了,這個怪圈都無法打破。這一次,也不例外。”

趙先覺笑了笑,說道:“昭禮書記所言,固然很有道理。不過作為主政地方的領導幹部,我們的每一項施政措施,均應該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單純憑預測,就做出震動全市的大動作,萬一失誤,可不是小事啊。我看還是應該慎重。魏省長的方案,我認為就是很穩重的,也十分的妥善,符合我們的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