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改革進行時(下)(第2/3頁)

但這正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一鑄管廠本就是瀕臨倒閉的工廠,提前進行了改革,勉強也可以夠得上這次試點的要求。於公來說,不管整個試點如何,起碼不是“全軍盡墨”總還有一兩個拿得出手的工廠交差。既然是試點,就要允許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敗的例子,只要成功的比率高過失敗的比率,就不能算太差。於私而言,掛上改革試點的招牌,搞好了,嚴明可以累積很厚的政治資本,有利於他今後的發展。

都將人家發配到“邊疆充軍”了,總得盡可能撈點好處。

嚴玉成又是驚訝又是好笑,說道:“好家夥,你這一下就搞了四個工廠,不是典型就是代表,那我們的摸底清查都不用搞了,就定這四家工廠好啦。”我笑道:“我只管提參考意見,具體怎麽搞法,自有諸位領導決定。”嚴玉成笑道:“不錯嘛,一個月不見,又長進了。”呵呵,這話在嚴市長嘴裏說出來,就算是很高的贊譽了。

老爸卻皺起眉頭,說道:“都是機械制造業的工廠,代表性不夠……”我聞言一愣。

這話在理。

大約在我心目中,還是以騰飛總公司作為參照的。因為柳家山走的是實業報國的路子,對於經營管理機械制造業,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對於國營企業的改革,應該可以提供很不錯的思路。

但作為一個全省的試點,僅僅只關注制造業,顯然是不夠的。

“倉促之間,能想到這麽多,已經不錯了。”嚴玉成反倒一再為我說話。

“晉才啊,試點辦的辦公場所,選定了吧?”老爸點點頭:“就安排在市政府辦公樓三樓,兩間辦公室,擠了點,先將就一下吧。”嚴玉成一擺手,說道:“辦公條件艱苦點,無所謂,關鍵是幹好工作。”李勇和江友信一齊點頭稱是。

能在市政府辦公樓辦公,本身就是一種榮耀嘛。擠點就擠點,沒事。

“李勇,友信,你們明天就搬過去正式辦公,先把場面支撐起來,調派給你們的人員,要盡快到位,盡快開展工作。”不知不覺間,嚴玉成對李勇的稱呼也變了,省了“同志”二字,直呼名字,更透出了一些親熱。

李勇連連點頭,臉上閃過一抹激動。

他明白,自這一刻開始,他算是正式擠上了“嚴柳系”的大船,往後能不能得到進一步重用,就要看他這次的表現了。

我說道:“嚴伯伯,爸,我還有一個建議。”

“你說。”

“這個試點辦,我看可以增加幾個編外的顧問,比如柳家山騰飛實業總公司的柳晉文董事長,江口市億昌置業有限公司的金富昌董事長,五峰酒業有限公司的胡家輝董事長,都可以列名。”嚴玉成眼中精光一閃,緩緩點頭,贊許道:“這個提議不錯。”這幾位,都是目前寶州實業界和商界大名鼎鼎的頂尖角色,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上,各有千秋,又分別代表了不同的所有制模式,聘為顧問,確實可以起到指點迷津的作用。況且他們手頭,都掌握著不菲的資金實力和深厚的市場人脈關系,說不定就能用得上。

李勇和江友信辦事能力絕強,果真在次日便搬進市政府辦公樓上班,然後分頭行動,將本單位定編人員一一召來報到,第三天“試點辦公室”就正式運作起來。

而市政府辦公室綜合管理科那邊,早已落實了住房,同時派出人員車輛,與“試點辦”人員的家屬一道,呼啦啦將家給搬了過來,算是解決了後顧之憂。

江友信如今成了副處級幹部,照例要分配三室一廳的住房。綜合科知道他是柳副書記的乘龍快婿,自然不會怠慢,給他優先安排了一套房子,條件較之李勇這位正處級主任的住房也不差分毫。江友信便推辭不受。

他深知自己上這個副處級,不曉得有多少雙充血的眼睛嫉恨交加地盯著呢。現在工作尚未展開,先就住進了三室一廳的套間,搞不好又有人要告狀了。

他拒絕的理由倒也充分,愛人在銀行分配了房子,小是小點,現在還沒要孩子,足夠住了。要綜合科將房子留給更加需要的同志。

綜合科長還道他是惺惺作態,欲迎還拒,便笑容滿面地說乃是柳書記親自吩咐的,一定要讓試點辦的同志沒有絲毫後顧之憂,全力以赴投入工作。市裏領導的指示,還是要遵照執行雲雲。後來見他推辭之意甚堅,也不好勉強,只得誇了幾句“江主任風格真高”訕訕的去了。

江友信倒不是假撇清,他和老爸的性子十分相近,凡事講究個實用,覺得為了一套一時半會根本用不上的房子授人以柄,完全沒有必要。

這個事情,大姐是全力支持的。

晚上,我去了大姐家。

自從兩人結婚後,江友信就將家安在了寶州市,在向陽縣,一直是住的單身宿舍。兩地分居,也是他們一直沒有急著要孩子的原因。江友信怕大姐一個人又要帶孩子又要上班,忙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