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化石(第2/3頁)

陳然把櫃門都打開看了一下,除了化石和標本之外還有一些資料,不過這些資料都是日文。

在下面的櫃門裏,陳然還發現了兩個一大一小的白木箱子,他也打開看了一下,裏面是一個個的棉布包,最上面的一個應該是被拆開過然後又隨便的包了起來,所以包的不怎麽嚴實。

陳然隨手拿出來拆開看了一下,結果發現裏面竟然是一塊骨骼,應該也是一塊化石。

另一個箱子同樣也是如此,見狀,陳然就又把骨骼給包起來放進了箱子裏,這些化石他雖然也算是感興趣,但也只是感興趣而已卻沒自己收藏的打算,顯然,這類的文物研究的價值要大於收藏的價值,還是交給那些專家們研究去吧。

本來陳然就準備把箱子重新合上的,但在合上的時候他又釋放出了金光能量把下面的布包也隨意地掃視了一下,結果這一掃,頓時就讓他愣住了。

“怎麽可能?”

陳然驚呆了的望著眼前的箱子,呆了呆,隨即又趕忙查看了一下其他的布包以及另外一個箱子。

隨著查探下去,他臉上的驚呆也漸漸的轉變成了目瞪口呆。

“這東西怎麽在這裏?”

“不是在阿波丸號上嗎?”

……

任陳然想象力如何豐富,他也無法想象的出這東西竟然會掩藏在這樣的一個小小儲藏室裏,更無法想象的出令整個世界都眾所矚目的稀世瑰寶竟然會被自己發現,這種感覺就好比是和自己不是一個世界的事情突然發生在了自己身上似的。

雖然陳然也想象過憑借著自己的異能發現一些寶物,但眼前的這種寶物他卻是想都不敢想的,感覺離自己太遙遠了,可現在竟然就這麽突然的出現在自己眼前了,怎麽感覺都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陳然沒想太遠,雖然眼前的事情讓他感覺著有點不真實,但事實卻確確實實的發生了,把手電筒放在一邊,他就懷著說不出的心情從箱子裏抱出了一個較大的油布包。

小心翼翼的把油布包放在中間的展櫃上,然後陳然就拆著油布包起來。

陳然動作很輕,而這個油布包包著的東西顯然不止一層。陳然首先拆開了外面的醫用布,然後又拆開了一層白色的粉紙,接著則又拆開了一層棉紗布,隨後則又是一種棉布,這還沒完,隨即又是白棉紙,然後是細棉布,一共包了六層,直到這時候,裏面被層層包著的東西才算是裸露了出來。

卻是一個頭骨。

準確的說是一個頭骨的化石,又叫“北京人”頭骨。

沒錯,陳然在這個箱子裏發現的就是“北京人”頭骨。

“北京人”頭骨的大名想必每個中國人都聽說過,在上個世紀的二十年代,科學家在周口店發現了屬於早期人類的兩顆牙齒。同年10月,北京科學界報道這一重要發現時,立即轟動了國內外。後來科學家決定把這兩顆牙齒的主人,命名為“北京人”,以後又定名為“北京中國猿人。”

其後中國地質調查所和協和醫學院聯合起來,對周口店北京人遺址進行挖掘工作,在挖掘工作的第二年,我國兩位能幹的青年古生物學家楊鐘健和裴文中,參加了周口店的發掘工作。他們精力充沛,給整個現場帶來了生氣。到了1929年,震撼世界學術界的奇跡終於發生了:在周口店發現了第一個完整的北京人頭蓋骨。

時間是這一年的初冬,工作人員在發掘過程中,突然看到一個小洞,洞口的裂隙窄得只容一人出入。

為了探明虛實,裴文中來到洞裏,仔細一看,高興極了,原來在這裏意外地現了許多動物化石。

他顧不得寒冷,決定把挖掘工作繼續下去。到12月2日下午四點,已經日落西山,洞外天色漸漸暗下來,呼嘯的寒風在山野吹著,洞裏覺得更冷了,但人們依舊在昏黃的蠟燭光下聚精會神地工作。

突然,裴文中高興地喊叫起來:“是猿人!”

大家圍攏過來,果真發現一個猿人的頭蓋骨,一半已露出地面,另一半還埋在硬土裏。人們興奮極了,目不轉睛地盯著。

這時天色越來越黑了,但大家的心情已經急不可耐。裴文中毅然決定,繼續挖下去,一直到把這第一個北京人頭蓋骨完全出土為止。這一夜大家都沒睡好。

第二天一清早,裴文中就派專人把這個大喜訊報告給北京城裏的地質調查所。又過了幾天,12月6日,裴文中親自坐著汽車,用他自己的兩床被子和褥子、氈子,包著這稀世珍寶護送到城裏。

1936年賈蘭坡又先後在猿人洞發現3個“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前後一共出土頭蓋骨6具、頭骨碎片12件、下頜骨15件、牙齒157枚及斷裂的股骨、腥骨等,分屬40多個男女老幼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