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記憶(第2/2頁)

而在那幾年時間裏也是國內最動蕩的幾年時間裏,東北雖然還不是張作霖的天下,但張作霖不斷的兼並土匪和地方上武裝並與張作相,馮德磷等人結義已經聚起了奉軍最早的班底,當時的張作霖就曾要將丁典的這夥馬賊編入麾下,因張作霖勢大,當時大當家的倒是同意的,但卻遭到了丁典的反對。

其實這個時候的丁典已經功高震主了,因其在其馬賊團夥裏威信太大已經遭到大當家的猜忌特別是當時議論這事的時候幾乎大半的團夥高層都站在了丁典這一邊,這讓大當家的對他的猜忌到了極限,心裏對他也產生了殺意。

以丁典在他們團夥裏的威信,明目張膽的除掉丁典顯然是不行的,而在當時正好大當家的得到了一個消息,齊王爺要給其九歲的兒子也是齊王府唯一的繼承人清古吉舉行九歲冊典,因齊王爺的這位繼承人從小體質就很弱,甚至是曾經有一位被齊王爺花大錢從京城請來的宮廷禦醫說他的這個兒子很難活到成年。

齊王爺就這一個兒子,自然是寶貝的很,不知請了多少名醫給他這個兒子診治過,雖然有時也有好轉,但往往只是好轉一段時間就又惡化了,幾乎把天下的名醫都請過來完了,還是不行。

為了兒子的身體,齊王爺可謂是草費了心,而在當時的時候,據說齊王爺為了給自己兒子治病從京城搜羅到了一件價值連城的寶物,有了這件寶物就能讓他兒子已經惡化的不行的身體好轉過來。

當時的大當家對這件事知道的並不太清楚,只知道齊王爺要從京城護送很重要的東西回來,沿途之中護送的明有重兵暗還有大內高手和武僧。

清古吉的母親色福晉出身貴族世家,父親是活佛,哥哥也是活佛,說是活佛世家也不為過,所以這裏的武僧是藏傳佛教的武僧。

這是大當家暗中得來的消息,得到消息之後,當時大當家就想到了一個除掉丁典的計劃,他一邊設計讓丁典帶著親信劫了這支商隊一邊又秘密的給齊王爺報了信把他自個給摘除了出來。

齊王爺聞知了之後自然是大怒,然後立刻派人給護送的人報了信,最後的結果自不用說,經過一場拼殺,丁典帶著的人幾乎是死傷大半,只剩下的不多的幾個人逃了出來,可是沒有逃出多久,他們就又中了埋伏,幾個人一個沒跑掉全部被活捉了。

丁典被抓後就被齊王爺關進了守衛極嚴的大牢裏,丁典並沒有把寶物搶走,而且想要打劫他這件寶物的人也不止止是丁典,加上在齊王爺眼裏,丁典只是一個小人物而已,由此,抓了丁典之後,齊王爺就將其忘在一邊忙著給自己兒子準備冊典起來。

可是顯然齊王爺護送回來的寶物並沒有見效,或者說是護送回來的遲了,在齊王爺給清古吉舉行冊典之前小清古吉還是死掉了。

當時齊王爺可謂是痛不欲生,在悲痛之余,想著要厚葬自己這個兒子的時候,可能還想到了本家族的幾百年基業,積攢的財務以及那些價值連城的文物奇珍沒了繼承人在他去了之後該如何處置,再或者是他太過疼愛他這個兒子了,就算是他這個兒子死了,他也要把他的全部家產交給他這個兒子。

齊王爺當時具體是怎麽想的,那就不太清楚了,只知道在過了一段時間後,他就讓下面的人大肆的抓人,只要犯了罪不管是你是冤屈的還是你是真的有罪,都抓了起來,而且有些身強體壯的青年和有手藝的青壯年就算是沒罪也給你按一個殺頭的罪名,抓了之後,過幾天就全部拉到一個地方砍了。

其實外人不知道的是這些被抓的青壯年並沒有被砍頭,被砍的只是老人或者是老婦,而青壯年卻全部被押送到了一個無人想象得到既穩固又隱蔽的地方當起了苦工。

本就在大牢中的丁典和他的幾個兄弟同樣也被送到了這個地方當起了苦力,開始的時候,他只知道到這個地方是為了給齊王爺的兒子修建陵寢的,但後來才發現事情根本不是他想象的那樣……

在這個暗無天日的地方,丁典和其他的苦力們晝夜勞作,過著被軟禁的生活,這一呆就是八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