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鄭王府(第2/3頁)

後來鄭家老三就加入了革命隊伍,起初領兵打仗,後當保衛員,當了保衛員後還領兵打仗,後來還給一號主席當過保衛員,多次救過一號主席的命,1945年之時從重慶殺出來的一號首長還親筆寫了一副《沁園春·雪》送給了鄭家老三,要知道據記載的一號主席除了創作這首詞親筆那次之外,也只是在當年十月份重慶談判時候親筆書寫了這首詠雪詞贈送給了柳亞子,其他的就再也沒有贈送給別人了。

鄭家四兄弟,除了鄭家老三加入革命黨之外,鄭家的老大也同樣加入了革命黨,只不過鄭家的老大加入的是國民黨,到了1949年的時候已是國民黨的一位重要將領,淮海戰役的時候率領一支留守部隊攔截國內革命黨,鄭家老大率領的這支國民黨軍隊硬是將國內渡江大軍的兩個師硬生生的擋在了長江前,雖說給渡江大軍一定的時間肯定能擊敗這支留守軍隊的,但當時爭的就是一分一秒。

鄭家的老三聽說了這件事後,就只是摔了一個排的偵察兵襲擊了當時駐紮在大磕山的留守部隊,當然,襲擊是次要的,主要的目的就是勸降,鄭家的老大卻是一個愚忠份子,不肯投降,兩個親兄弟鬧翻,同時向對方開了槍,結果鄭家老大被鄭家老三一槍爆了頭,而鄭家老三卻一點事也沒有,鄭家老大只說了一句鄭家的根在大陸就咽了氣,鄭家老三哪還不明白怎麽回事,再後悔也晚了,痛哭一陣,就率領其帶來的偵察兵與當時的第七十九師突擊部隊會合,突擊了國民黨的留守部隊,沒了主將的這支國民黨留守軍隊根本毫無抵抗之力,渡江大軍最終勝利會師並順利通過了大江。

鄭家老大用自己的死成全了鄭家老三,也成全了鄭家,鄭家老三在解放之後就卸去了一身的職務,後來死於文化大革名。

除了鄭家老大和鄭家老三之外,鄭家老二和鄭家的老四也都不是簡單人物,老家老大和鄭家老三加入革命黨的時候,鄭家老四卻成為了本地一帶的土匪頭子,國內的三十年代和五十年代期間,可謂是土匪橫行的時代,鄭家老四就是這個時代的產物,直到六十年代才從了良,只不過文化大革名結束後,又成了這一代的惡霸,當時是黑社會橫行,鄭家的老四在這一帶的地位和東北喬老四在東北的地位差不多,文化大革名結束後,鄭家老三自然也被平反,其功績也沒被人給遺忘,那些老一輩的開國大將們有的甚至和鄭家老三都有過命的交情,何況鄭家還有一號首長贈送的親筆題詞,後來雖然嚴打,治的就是這些惡霸黑社會頭子,但鄭家老四卻逃過了這一劫,逃過這一劫後,也就改邪為正了。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時候,國內可謂是百廢待興,鄭家老四改邪為正之後,就投入了對天中市的建設之中,可以說,天中市的建設,當時的鄭家是功不可沒的,改革開放以後,鄭家的投入自然也取得了很大的回報,天中市的各行各業幾乎都有鄭家的產業,在天中市,鄭家那就是一個金字招牌。

究其這些原因,鄭家也就成了這樣的奇葩,當年一號首長贈送給鄭家老三的親筆題詞也被稱之為了鄭家的免死金牌。

鄭家也成了名副其實的鄭王府,和京城的那些紅色家族相比也絲毫不差,相差的只是,鄭家的勢力只是局限於天中市,從不踏出天中市一步,即便是正當生意也不做到外地去,恪守一地。

當然,如果僅僅是這些的話,恐怕國家也不會允許這樣的家族存在的,畢竟鄭家在天中市幾乎是一個土皇帝了,就算是有那張免死金牌,但畢竟那張免死金牌的獲得者,也就是鄭家老三已經去世了,如果還健在的話,還沒人敢動,但現在鄭家老三已經不在了,那就說不好了,可是一直到現在,卻依然沒人敢動鄭家,曾經有一位京裏的大人物在天中市的地盤上差點死在鄭家的手裏,但逃出天中後,卻也只能忍著。

這就要說說鄭家的第二道免死金牌了,鄭家的第二道免死金牌卻是另外一個人帶來的,鄭家四兄弟,除了老大,老三老四之外,還有老二。

鄭家的老二當年卻是追隨鄭家老大,同樣加入了國民黨,只不過後來被國民黨軍統局的一位站長看中,將其調入了軍統局,成為了國民黨的特務,鄭家老二和鄭家老大不同的是,鄭家老二在1946年的時候,暗中投了國共,一直潛伏在了國民黨內,後來大部隊撤入台北,這位鄭家老二也跟著大部隊撤退到了台北。

而現在呢,這位鄭家老二同樣還健在,重要的是鄭家老二的後代現在在那邊的影響力很大,是統派裏面的重要代表,統派也就是追求兩岸統一的力量,鄭家老二的後代在統派裏的話語權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