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不腐不朽(第2/3頁)

沉吟了一下,陳然找來了兩張紙,他分別將兩個銘文描在了兩張紙上。

辨認這兩個銘文,肯定要找其他人幫忙的,而且還不能找同一個人幫忙,畢竟找同一個人幫忙的話,人家通過這兩個銘文,也就知道了這把匕首的名字,而若是這把匕首名氣非常大的話,必然會要有所懷疑。

陳然並不想把他得到這把匕首的事情透露出去,雖然還不知這把匕首的來歷,但來頭肯定不小,若是被傳了出去,還不知會引起多大的轟動的。

八刀分浪雕刻法畢竟只是雕刻之法,不是實物,雖然引起的轟動不小,但還能控制在玉雕一行內,而這把匕首那顯然就不僅僅是古刀劍一行了,這種傳說中的國寶級神兵利器,別說那些古刀劍收藏愛好者會眼紅,就是國家也可能會出手將其收回,由此,得到這把匕首的秘密也只能爛在陳然的肚子裏。

找人幫忙辨認這兩個銘文,陳然首先想到的第一個人就是馬老爺子,畢竟馬老爺子可是這方面的專家的,只是陪著王志清吃飯的時候,從王志清的嘴裏,他得知馬老爺子現在正在京城療養,如此,自然也就不能打擾馬老爺子了。

除了馬老爺子之外,陳然還真找不出對古文字有研究的人,不過王志清作為省文物研究所的副所長,應該見識多廣一些,就算他自己不懂,那肯定也能找到懂的人。

陳然把描寫了兩個銘文的兩張紙都用手機拍了下來,然後給王志清撥了個電話過去,電話響的有些久,過了半晌,王志清才接了電話,原來王志清正在午睡的。

打擾了王志清午睡,陳然挺不好意思的,也沒提讓對方幫忙辨認銘文的事情,說了兩聲,直接掛掉了電話,不過王志清又撥打了回來,問陳然是不是有事啊。

陳然只能把事情和王志清說了一下,王志清聽了之後,挺驚訝的,還笑著問陳然你自己不就對古文字很有研究嘛,王志清這麽說,很顯然,那就是在去鬼熊嶺之前,陳然認出薩滿原始文字的事情讓他誤以為陳然也對古文字有研究的。

陳然連忙說那只是巧了,王志清也沒追究這個問題,讓陳然把照片給他發了過來,說等一下就給陳然答案。

掛掉電話,陳然琢磨著另外一個銘文讓誰給自己鑒定,只是這方面的人,他認識的還真不多,不過琢磨著琢磨著,他倒是想起了一個人,那就是主持玉雕大賽的謝教授,謝教授是中都大學歷史系的導師,雖然他不一定對古文字有研究,但肯定有所涉獵的。

想到這裏,陳然連忙拉開床前的抽屜,從裏面翻出一大堆的名片,他記得謝教授也給他發過一張名片的,找了半晌,才終於把謝教授的名片給找了出來,他立刻輸入名片上的電話號碼給謝教授撥打了過去。

電話接通,聽到是陳然打來的電話,謝教授吃驚不小,一陣寒暄之後,他就問明了陳然打電話的來意,陳然把事情給他說了一下,他對陳然說的銘文很感興趣,立刻要讓陳然給他傳過去。

解決了這件事之後,陳然雖然迫不及待的想知道這把匕首的來歷,但也只能等著了,他先把匕首放在一邊,坐在了電腦前,搜索了有關古刀劍方面的知識。

對於古刀劍,他是沒什麽研究的,也就借此了解一些,他搜索的時候還特意在古刀劍前面加上了不腐不朽的古刀劍,這一搜卻搜出來了很多有關的信息。

他這才知道原來傳說中的不腐不朽無堅不摧的神兵利器並不僅僅是傳說,現實中確確實實的存在這樣的神兵利器,像古代的龍泉刀劍。

鐵和銅容易生銹,這是常識。全世界每年有數以千萬噸的鐵被腐蝕而變成廢物。但是,奇怪的是,以鐵或銅為原料鑄成的龍泉寶劍,在地下長眠2000多年,卻不腐不銹,完好無損。

不僅僅是龍泉古刀劍,古代的許多寶劍,都能成功地抵禦“氧化”,在地下埋藏了千百年後,發掘出來仍金光閃閃,並且依舊鋒利無比。

最突出的例子,便是在湖北省江陵縣望山一號楚墓中出土的“越王勾踐自作用劍”。這把劍埋藏地下少說也有2400年。

一件銅器,不用說埋在地下,就是在地面上,經過長長的2400多年,不知要銹成什麽樣子。而越王勾踐劍卻毫無銹蝕,金黃色的便身上布滿的漂亮的黑色菱形格子花紋,劍上刻著的“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八個字,清晰可見,劍上鑲嵌的琉璃,劍格部分流暢的花紋也絲毫無損。更令人贊嘆的是,劍刃鋒利如故。好像這2000多年的時光只是一瞬間,布滿地球的氧氣對它毫未發揮作用。

被稱為“世界上少見的歷史博物館”的西安秦始皇陵,出土了許多兵器,其中有一把寶劍,被稱為秦王劍。這把劍又進一步證明了,古代鑄劍技藝之高超,確實世上少有。我們看見,埋沒這把秦王劍的墓坑陰暗潮濕,離地面約有5-6公尺,墓土中滲透了水分。它在這樣的地方長眠已達2000年之久,但出土時卻通體烏亮,寒光凜凜;用它裁紙,一下劃透十幾張,鋒利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