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詭諜疑蹤 第18章 沉疴不堪傷

“……大致情況就是這樣,祝總接下來負責擬個草案,各部門在人員和經費上盡量精簡,這是老生常談的一句話了,可又不能不談,我們得對股東負責,每一分錢花出去都要有價值,現在輿論對於先富起來的人,所有的觀感和評論恐怕都是負面的,我希望咱們這個家裏,不論是誰,都不要出現在這個風口浪尖上……”

肖淩雁侃侃道著,連自己都沒有發覺,用一種戲謔和惡作劇的態度對待公司重大事務時,會讓她感覺如此輕松,而且很好玩。

對,那些似是而非的決定從她的口裏說出來,她能真切感覺到,猜測和揣度從現場就開始了。

比如祝士平,他顯得有點憂慮,這位經理人不說也罷,在家族企業裏,肯定是處處掣肘,處處小心。

比如廣告部的吳曉璇,幾次起身給她的杯裏添水,這位遠親表姐,恐怕是想上肖總所說的出國名額了,一直以來,她總想在這個家族企業裏謀得更好的位置。

比如眼鏡廠的小叔,肖曉輝,目光遊移著,幾次看大叔肖雲飛,肯定以為侄女的矛頭在對向他,肯定對中層管理下刀會讓他心存疑慮。

比如大叔肖雲飛,這是位老資歷的,就再大的風浪恐怕也讓他皺不了幾下眉頭,他是八十年代以前的八級工,憑的就是資歷,從作坊時代,肖淩雁就見得那張比模具還刻板的面孔,幾十年都沒變過。

當然,她發現了一個跳得最歡的,搞市場營銷的焦敬寬,她的堂哥,對於邀請的分銷商表示了極大的興趣,肖淩雁知道營銷是塊肥肉,每年攤到營銷成本裏的吃喝嫖賭費不在少數,真有廠家會務,怕是他會搶破頭抓到手裏。

這不,又說話了,祝士平剛應了聲,他就接上來了,直道著:“肖總,和老外打交道我經驗不多,不過要和國內的廠家分銷商打交道,我這塊沒問題,現在分銷形式不怎麽好,武漢、鎮江、福建,都有了幾個上規模的光學廠,都知道這塊利潤大,連生產相機的都想分走我們一塊蛋糕,我覺得不僅僅是廠家,那些分銷商,特別是成規模的分銷商,應該加強一下聯系……上次我在上海就見到了一家高档眼鏡店,說的都是進口眼鏡,記憶金屬、聚散光片,其實就是我們銷到海外的,成本不到一百塊,海外打個旋回來,他們標個進口的,要價一萬多……嘖……”

這種故事總是能在公司的會議是激起一點漣綺,就像賣土豆和賣薯條的一樣,瞳明嚴格的講,還停留在賣土豆的階段,不可能不羨慕賣薯條的利潤。一言引得議論紛紛,話題又轉回到了企業的轉型上,小叔肖曉輝又借機發難了,大聲道著:“……產品改良是越改越涼,企業轉型是越轉越不靈,雲清在時候,光新產品研發就搞了三年,投了兩千多萬,到現在沒有一個打開市場像樣的,那你們說的什麽鈦鎳架,為什麽就不能出口?還有什麽商業間諜,這這這……這事把大家搞人心惶惶的,怎麽幹活啊?”

肖曉輝的矛頭,是直指向祝士平和周真伊的,一個經理人,一個研發帶頭人,兩人都是有苦難言,直撇嘴,和這些擺地攤搞作坊出身的老板,講知識產權等於放屁,他會拍著桌子講老子在公安上有人,他老外有本事,到臨海來找我索賠啊。

“靜靜……”肖雲飛說話了,他一副無奈地表情道著:“都一把年紀的人了,開會就吵,經營會吵、股東會吵,大會小會都吵,像個什麽樣子嘛……曉輝,你少說兩句,現在代工單子就足夠咱們吃了,模具有點滑坡吧,三五年光景也倒不了,都愁什麽呢?要我說,還是要心齊,不能各自打自己的小算盤……想想我們當年有什麽?一把銼刀,一台熱風爐,老兄弟幾個養家糊口都是拼了命幹,一天幹十幾個小時……就咱們鎮上,有一半人是靠著咱們當年的作坊全國各地跑銷路,修起小洋樓來的……我文化不高,可我也知道人心不能亂啊,雲清還沒閉眼呢,我怎麽越看越像想分家了……”

“得得……你也少說兩句。”肖曉輝反犟上他了。

這兩人一掐起來,時間就不會短了,肖雲飛喜歡憶苦思甜,擺活好漢當年是怎麽勇的、肖曉輝卻喜歡倚老賣老,教訓那些學歷水平都比他高的後進。

肖淩雁一副無動於衷的表情看著兩位叔叔,這是兩位重量級人物,和她有天生的代溝,在他們眼中,肖淩雁恐怕還是那個小女孩的形象,肖淩雁已經勸過兩位不知道多少次了,可自很難如他所願,兩位一點退休的意思都沒有。

不過這兩位,肖淩雁覺得不會有問題,兩人的智商應該還達不到吃裏扒外的水平,何況兩人加上她父親肖雲清,是絕對的控股方。行事僵化、辦事糊塗正常,怎麽也不至於壞自家的基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