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零八章 要角色(第2/3頁)

“這個倒是一個好主意!”肖遙摸了摸下巴道,“不過霧霾這種東西,一般情況下不太好拍,而且拍了說不定會被禁,再說真要拍這個題材的話,我這位親善大使親自參與拍攝才有意義。可是明年的紀錄片項目,我只是提出了一個比較好玩的創意,想交給別人去拍,並沒有打算自己親自上陣。畢竟我還要拍戲等一大堆事情要做呢!”

“比較好玩的創意,是什麽?”大家都很感興趣的問道。

說到紀錄片,大家的第一感覺就是跟嚴肅掛鉤的,而肖遙說到好玩,大家不得不對此感到好奇。

“美食!”肖遙笑道。

“美食紀錄片?”大家先是有些意外,然後在座好幾位的眼神亮了起來。

“準確的說,應該是美食和文化!”肖遙道,“我現在只是一個想法而已,所以也沒有做什麽文案,就大概說一下吧。這個紀錄片的主要內容是講華夏各地的美食生態。通過對中華美食的各個側面來展現食物給華夏人生活帶來的儀式、倫理等方面的文化,見識華夏特色食材以及與食物相關、構成華夏美食特有氣質的一系列元素,了解華夏飲食文化的精致和源遠流長。”

肖遙心裏想拍的紀錄片是前世的《舌尖上的中國》,幹脆就拿那部紀錄片的介紹來做介紹了。

“按照我的想法,”肖遙繼續道,“這個紀錄片不是電影形式的,不會在影院上映,而是電視劇形式的,分季、分集。華夏美食這麽多,素材絕對足夠,第一季做得好的話,還可以接著繼續做第二季第三季。”

“又想做成一個系列,一年一部啊?”林啟三笑道,“看來你真的受美劇影響很深!”

肖遙笑了笑,繼續道:“不過這個拍起來可不簡單。我覺得單單是前期的調研,就需要做非常大量的工作,拍攝的時候肯定也會走很多地方。我估計這第一季的制作周期,怎麽也得花個一年左右的時間才能保證質量。一年時間,我以後也許可以空出來,但明年肯定空不出來,所以這個項目我不打算自己做,而是計劃找上七八位導演、十幾位攝影師來共同完成這個紀錄片的第一季。”

“七八位導演、十幾位攝影師?”趙瑞道,“這麽興師動眾啊?”

“不過我們幾個年輕演員開的影視公司,花這麽大精力和代價去拍一個美食和文化的紀錄片,聽起來絕對有意思!”朱梓彤表態道,“即便最後拍出來不賺錢,我也非常贊成!”

“我們也贊成!”其他人也都紛紛表態道。

“既然你們直接表達贊成了,那我也不寫什麽文案了。”肖遙道,“制片部門幫我找幾位這方面比較擅長和有經驗的紀錄片導演和攝影師,找好之後我直接跟他們面談,另外就是具體的執行制片人估計也得準備三位。”

“好!”制片部門的負責人點頭答應,記下了肖遙的要求。

“我要說的就這些。”肖遙看向趙瑞等人道,“接下來輪到你們了,你們有沒有什麽要說的?”

“沒有!”趙瑞搖頭道,“我們有什麽可說的?”

“明年的計劃啊,”肖遙道,“我都說了這麽多了,你們就沒有什麽項目的提案要說一說嗎?”

“我明年的計劃就是演戲!有好的本子就接下,去演,沒有就等著。”趙瑞道,“我可不像你,幾天時間就可以寫一個劇本大綱出來,想出一個紀錄片的創意。我這些日子一直忙電影上映的事情呢,暫時沒有碰到什麽讓我心儀的劇本或者是故事,也沒有讓公司開項目的想法。”

“我也是!”朱梓彤也道。

“我最近倒是看到一部不錯的小說,有些想把它拍成電視劇的想法。”林啟三道,“不過單獨操作的話,我沒有什麽信心,書裏面也沒有我特別合適我,讓我特別想演的角色,所以對是否提案公司開這個項目有些猶豫。這不像是你給晞姐開劇本,我的意願本就不怎麽強烈。”

“那就說說看唄。”肖遙道,“公司開項目,並不是非得有我們中的某人參演,只要是覺得值得拍的,沒我們的人參演也可以拍。你說說小說是什麽名字,大致講什麽的,原著的知名度,粉絲基礎什麽的,讓大家討論一下。”

“這個,小說很長,一時半會兒我怕說不清楚。這個小說是耽美向的,書粉倒是不少,就怕不好改編,或者拍了會被禁止不能播!”林啟三道。

“耽美向?”肖遙好笑的看了林啟三一眼,又看了看妮娜,笑道,“你會看那種小說?到底是你看的還是妮娜看的啊?”

“好了,不說這個!”肖遙看兩人臉上都露出一絲尷尬的表情,擺了擺手道,“好不好改編是編劇的事情,而且電視台不能播可以跟視頻網站合作做網劇,網劇的尺度要稍微松一些。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小說的質量。既然你覺得一時半會兒說不清,那就把書名發給我們,我們找個時間都看看,然後再找個時間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