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搞事情(第2/3頁)

“後來我就有意的加強了這方面的鍛煉。”肖遙接著道,“我會玩樂器,而且會的還不算少,所以我就先在樂器演奏上進行練習和嘗試,試著將彈吉他和吹口琴同時進行,後來又加上了用腳來敲鼓。《好聲音》上盲選時的那場表演,我就是這麽練出來的。再後來,我覺得同時演奏三樣樂器其實還是演奏的同一首曲子,沒有什麽大的節奏變化,算不上真正的‘一心多用’,就又開始嘗試同時做不同的事情,像是今天的這種背誦、書法和演奏同時進行,也是我最近才練出來的。”

“也就是說,你是因為天生有個異於常人的好腦子,再加上後天的練習,才練出這種本事的?”趙興華道。

“是的。”肖遙點頭。

“那你覺得這兩方面的因素,哪個更重要一些?”趙興華接著問道。

“應該都挺重要吧,”肖遙道,“不過如果非要說哪個因素更重要的話,我想借用愛迪生的一句話: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這不是中小學教室外面走廊上掛著的名人名言嗎?”不少考生在心裏笑道。

“也就是說後天努力更重要?”趙興華笑道。

“不,”肖遙搖頭,“我聽說這句話後面還有半句,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我知道這句話被貼在很多學校的走廊上,但是從來卻只有前半句,沒有後半句。其實我也不知道愛迪生到底有沒有說過後半句話,但是我個人比較認同後半句。”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肖遙指著桌上的那張宣紙道,“我三歲多就開始學書法,八歲多才開始學攝影,學習和練習書法的時間可比攝影要長得多了,但是現在我的攝影作品都已經上過不少專業的攝影雜志了,可我的書法,仍然只有形沒有神,只能算是還看得過去。要說什麽書法雜志會刊登我的書法作品,我自己都不信。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我在書法上的天賦不如攝影,因此我覺得還是天賦更重要一些。”

“你還會攝影?”趙興華瞪了瞪眼睛。做為一個在學校裏專注於理論教學的學者,趙興華對於肖遙這個星二代的了解顯然並不全面。

“是的,”肖遙點頭道,“我是作品登上法國《城市圖片》和美國《世界地理》最年輕的攝影師。”既然是才藝展示,肖遙也不介意更多的介紹自己的才藝。不方便現場表演,那就用說的好了。

“我靠,這家夥是不是人啊?”考生中對肖遙了解不夠全面的也大有人在。

“知道我們為什麽一直叫他妖孽了吧?”林啟三笑著對妮娜道,“我曾經還沾著他這位攝影師的光,去過伊娃秀的現場。”

趙興華老爺子已經不知道該用什麽語言來形容此時的心情了。低頭看見了面前桌上的那張宣紙,趙興華將肖遙的書法拿了起來,換了個話題道,“你對自己的書法評價倒是比較中肯,有形無神,勉強能看,但是在你這個年紀來說也算是比較難得了……等等,你這寫的什麽啊?”

“自己創作的一首現代詩。”肖遙笑了笑。

“怎麽了?”其他幾位考官老師也好奇的向趙興華手上的那張宣紙看去,隨即有些眼神復雜的看向了肖遙,一臉的苦笑不得。

“寫的什麽啊?”後面的幾位助教也微微的站起了身看向了那張宣紙,旁邊的其他考生們則是滿臉疑惑的看著考官們,不知道考官們為什麽會是這個反應。

“你給念念。”趙興華注意到了大家的表情,便將手上的宣紙遞給了身後的一位助教道。

趙興華身後的助教站了起來接過了宣紙,然後用練習多年的三腔共鳴朗聲念道:“倘若才華得不到承認……”

“噗~”旁邊幾位助教立馬就噴了,考生們也是一臉便秘的表情看向了肖遙。

“倘若才華得不到承認?演員的飛天獎最佳新人拿了,音樂類的‘金碟’獎也拿了,攝影作品也上雜志了,奧斯卡都去過了,你還想讓別人怎麽承認你的才華?寫這種詩,你肖遙虧心不虧心?”不少人在心裏吐槽道。

“既然今天

沒人識得星星一顆

那麽明日

何妨做皓月一輪。”

那位助教朗讀完了之後,將宣紙還給了趙興華後坐了下來。同樣一臉復雜又哭笑不得的看向了肖遙。

肖遙寫的是前世現代詩人汪國真的一首現代詩,名字叫做《倘若才華得不到承認》。這首詩本身沒有什麽問題,是一首很勵志的正能量現代詩,可是放在這個場合寫出來,就讓人覺得有些苦笑不得了。這本來就是考查才華的藝術考試,而且結尾那兩句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句子中的“星星”正好又對應了他們以後“明星”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