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曙光初現

周安湧安慰張辰,網上罵戰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傷人,也可以傷己。利道在宣揚自己的同時,也帶火了一帆,一帆不用花費廣告費,就打出了名氣。不管是好名還是壞名,只要出名就是好事,就有了可以炫耀的資本。

一帆完全可以借機炒作,將名聲打出去,再推出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可以快速地積累人氣,收割消費者。周安湧不是光安慰張辰,而是幫張辰制定了一系列的借勢的策略,推出後,果然收效不錯,一帆的業務量也上漲了不少。

利道和一帆在網上的突然走紅,也是得益於中國互聯網的崛起,盡管說來在2000年時,網民並不多,上網的電腦也很少,但已經積累2000萬網民的中國互聯網,網民人數增加的速度之快,遠超全球任何一個國家,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長。

周安湧看到了中國互聯網強勁的增長動力。

利道和一帆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分別迅速增長了50%和60%的客戶,當然,雖然一帆的增長率比利道高,但由於基數小,整體規模還是比利道差距甚遠。不過一帆在和利道幾個月的拉鋸戰中,也慢慢確立了自己的市場定位,走中低端的市場,以低價贏得客戶,不再強調時效,目標消費群定位對時效不太敏感只在乎價格的中低端消費者。

盡管並沒有在挖墻角一戰中重創利道,並且還讓利道借機完成了改制,自建加原有加盟商的改制,迅速發展了上千家直營網點,但一帆也初步建立了自己的運營模式和思路,並且雖然從利道的挖墻角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卻從其他家的快遞公司也挖來不少加盟商,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具備了一家快遞公司應有的氣象。

張辰有一定的管理快遞公司的經驗,伍合理又從利道學到了不少東西,大老板負責整合資源並且引進資金,一帆快遞在短短半年之內,收獲了五六百家加盟商,並且迅速在全國得以布局,也算是了不起的奇跡了。

一帆快遞和利道快遞成為了深圳兩強,至少從規模上在外行看來,呈勢均力敵之勢,只不過一帆是加盟制,而利道全部改制成為了直營制。

和利道出現了資金短缺一樣的是,一帆擴張的步伐過快,並且對加盟商的補貼過多,導致資金嚴重緊張。而且在業務量上,一帆只有利道的十分之一左右,現金流極少,且利潤極低,以現在的形勢推斷,至少也要補貼兩年以上才有贏利的可能。

一帆的資金缺口,至少在5000萬以上。答應加盟商的現金補貼,許多只到位了一部分,其他部分還遙遙無期。

張辰不想再追加投入了,他看不到一帆的贏利前景。大老板卻不同意,既然開頭了,就要認真做下去,早晚會有贏利的一天。但他沒能說服張辰,最後只好求助於劉以授和周安湧。

劉以授對快遞行業沒什麽興趣,看不上每單幾塊錢利潤的生意,他只想做每套房子可以賺上幾十上百萬的大買賣。周安湧原本是想趁利道和一帆兩敗俱傷時,趁機吞並了利道。卻沒想到形勢比人強,張辰這麽快有了退縮之意,他就當仁不讓地進入了一帆。

本來想趁機多吃進一些股份,現在一帆的估值很低,但在他進入一帆後,張辰忽然又改變了主意,不再轉讓股份,而是又追加了投資,一帆就變成了大老板第一張辰第二周安湧第三的股權結構,周安湧持股在10%,90%在大老板和張辰手中。

這樣也好,來日方長,一步步侵吞才更有意思,周安湧也沒勉強,他有的是耐心。

在利道和一帆較量的同時,三成科技的動作也是不斷。

在2000年5時,三成科技終於推出了自己的三成牌小靈通。此時小靈通的市場正在快速增長中,三成牌小靈通推出後,並沒有引起多少市場反響。

6月,信息產業部下發通知,將小靈通定位為“固定電話的補充和延伸”,這標志著限制小靈通發展的政策有所松動,小靈通市場曙光初現。

周安湧特意買了一部三成牌小靈通,發現無論信號還是電池,以及設計和做工,都還不錯,在國內眾多小靈通品牌中,至少可以排名前五之內。三成科技為金不換代工多年,確實積累了實戰經驗和技術力量,只不過因為品牌知名度偏低,才沒有消費者買賬。

得知三成牌小靈通推出後沒什麽動靜後,金不換開心得不得了。在日本呆了半年之久的金不換,實在是呆不下去了,很想回到中國繼續花天酒地。但在他的隱蔽產業接二連三被人挖了墻角或是下了黑手之後,他就又不敢回中國了,擔心一回來就被打了悶棍。

雖然他的隱蔽產業中被人動了手腳的都是小公司,但也說明莊能飛和何潮不會放過他,畢竟他坑了他們太多。金不換就有幾分抱怨周安湧,周安湧向他保證,不管他坑何潮和莊能飛多狠,他在中國的隱蔽產業都不會受到波及。現在倒好,他在中國的損失已經超過了8000萬,再這麽下去,他騙莊能飛的貨不足以抵消在中國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