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支流(第2/2頁)

所以最早來深圳的開拓者,要麽是在當地過得不太如意的,要麽是什麽都沒有願意出來闖蕩的,反正就算輸了也不過還是一無所有,要麽是過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又心比天高卻沒有用武之地的……幾乎很少有在當地如魚得水、能力出眾的傑出人才舍棄一切前來深圳從零開始。

當然現在比以前好了許多,也是因為深圳的基礎建設比以前好了太多的緣故,再加上深圳的GDP已經躍居到了全國第四,人均收入遠超全國平均水平,才開始陸續吸引了全國各地真正的傑出人才向往深圳。

發自內心的向往才能真正地創造價值。

余知海一直有一個論斷,他始終認為當年第一批前來深圳的人才中,出於對現實的不滿然後想要改變現狀的出發點是大多數人的出發點,而真正的出於對深圳的向往和熱愛前來深圳的人才,1997年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因為1997年是香港回歸,對深圳的沖擊巨大,此時還看好深圳前景的人,都是具有卓越長遠眼光的人才。

雖然現在每年前來深圳的人才很多,還有不少海歸,甚至還有不少自帶資金和項目的高端人才,但都沒有引起余知海的注意,只有兩個人格外進入了他的視線,一個是周安湧,另一個是何潮。

周安湧引起了他的關注是因為武陵春之故。

武陵春不只一次向他隆重推薦周安湧,說周安湧如何優秀如何傑出,他就記住了周安湧的名字。和一般政府官員不同的是,余知海了解一個人,很少會受到下屬的影響。下屬的推薦也好引薦也罷,他只當作參考,並不會做出判斷。因為他很清楚,在利益糾葛的商場和關系錯綜復雜的官場,所有人的推薦和引薦,都有其背後深層次的原因和動機。

他只想從側面不帶偏見的去客觀地了解一個人。

盡管余知海也清楚一點,所有人的客觀都是主觀。但至少在沒有利益和矛盾的前提下去觀察和了解一個人,不帶好感和偏見,會更接近真實。一旦見面並且接觸之後,人都會受到自己情緒的影響而導致理智的判斷出現偏差。

他不是懷疑武陵春什麽,武陵春是他最信任的手下,他也認可武陵春的人品。但武陵春畢竟年輕,經歷少,對人的判斷容易受到主觀好感的影響。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定喜歡的性格和欣賞的人群,不管是誰,都不可避免地會受到自己喜好的影響而對一個人做出主觀判斷。

年輕就意味著很容易被情緒左右,容易被經驗老道的人發現弱點並且加以利用。情緒上的弱點很難改變,被人利用時也是不知不覺之中。

余知海還算認可武陵春的為人和眼光,在通過各方渠道了解了周安湧之後,他發現了問題!

周安湧確實如武陵春所說一樣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才,余知海最看重的不是周安湧北大畢業的文憑,也不是周安湧在來深圳短短兩年時間內就成為了一家集團公司董事長的成就,而是他的人脈關系和長袖善舞的能力。

平心而論,在深圳如周安湧一樣年輕有為的青年,數不勝數,更不用說出身更好資源更多人脈更廣的二代們,他們同樣時間內所做出的成績比周安湧強多了。當然,排除他們借助了父輩影響力的因素之外,他們自身成長的環境帶來的見多識廣,也比周安湧起點更高優勢更明顯。

不過余知海也清楚,拿二代們和周安湧對比,對平民出身在深圳沒有根基的周安湧並不公平。話又說回來,和周安湧同樣出身同年來到深圳的傑作人才中,周安湧的成就也不算最突出的一個,甚至還有不少學歷沒他高頭腦沒他靈活的人,已經成為了億萬富翁。而周安湧雖然是七合集團的董事長,並且是最大股東,實際上七合集團只是一個空殼,並不值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