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錢坤案(一)(第2/3頁)

錢坤回答:“我是一個很注重隱私的人。”

諸葛明反問:“這和隱私有什麽關系?”

南宮騰飛舉手:“近期司法業內最關注是檢察官越三尺案件。根據案件調查,越三尺違規操作,使用國家機器監視大量普通市民,包含了賬戶,通訊記錄,定位等各項數據。由此看來,錢坤的做法看似比較激進,但卻有著符合邏輯的合理性。科研成果是不能按照金錢來衡量的,為了保密,錢坤利用安全頻道和外界進行重要通訊,是非常正常的行為。”

諸葛明問:“呵呵,請問錢坤,都和哪個國家的人通訊了?”

南宮騰飛:“反對,已經說明是隱私,除非檢方能證明錢坤和不適當的人進行通訊,否則錢坤沒有必要回答這個問題。”

法官:“反對有效,檢方有證據嗎?”

諸葛明一笑,道:“我只是證明錢坤擁有和外界隱秘聯系的手段。現在我們回到量子計算機,也就是七百萬上。錢坤從加拿大的加科公司購買了一台量子計算機,錢坤本人承認收到的是假貨,認為自己受騙了。”

諸葛明示意司馬落將資料投放大屏幕:“3號證據,這是幾份銀行流水數據。第一份數據,錢坤掌控的量子教育賬戶七百萬匯入加科公司。”

諸葛明:“第二份數據,加科公司賬戶流出七百萬,進入菲律賓投資銀行,購買為期十五天的銀行理財產品。”

諸葛明:“十五天之後,菲律賓投資銀行轉出七百萬,根據理財協議,這筆錢進入了一個位於美國,名叫雙華安保咨詢公司的賬戶。”

諸葛明:“對於以上三份數據,請問辯方和被告有什麽看法?”

歐陽逸道:“根據我們的了解,菲律賓投資銀行不可能向東唐警方提供客戶協議。即使是本地司法部門需要客戶協議,也需要菲律賓當地法院開具的搜查令。由此我認為這份協議是假的。”

諸葛明:“請法官允許呈遞附加證明。”

法官:“同意。”

大屏幕出現新證據,諸葛明道:“這是東唐國刑拿到的,菲律賓法院開具的對菲律賓投資銀行的搜查令,調查加科公司和銀行投資協議。大家可以看這份協議,協議中說明是加科公司投資理財,在理財期滿之後,投資銀行轉出的目標賬戶和加科理財沒有任何關系,目標是美國雙華公司。”

歐陽逸道:“是不是可以這麽理解:美國雙華公司是詐騙公司加科的後台老板?”

諸葛明:“也許可以這麽理解,還有一種理解就是,錢坤將七百萬給了雙華公司。至於怎麽理解,我要求證人約翰松出庭,約翰松就是加科公司的注冊人。”

這就是本案很難打的地方,大聯盟把逃散在全球的證人都送過來了,並且把所有情況都調查清楚。

約翰松出庭,諸葛明介紹約翰松背景。約翰松今年五十七歲,原是加拿大的一名助理會計師,後來投入跨國冼錢行業中。他專項專用。他類似曹百萬,只接大單,為每一單大單設立一個專門的公司。最厲害的地方他不開設公司,他收購公司。當國刑通過資料查詢會發現,這是一家開設了十多年的公司,存在相當高的可信度。甚至有些公司還有正常業務在開展。

約翰松開始說明和錢坤之間的關系。約翰松稱,有一天有人匿名聯系約翰松,稱東唐有一位客戶在尋找幫手。約翰松裝著聽不懂,對方說明了他的一單冼錢交易。第一筆錢是來自韓國的一百萬元,約翰松搞定證明自己能力後,接到了七百萬的大單。

約翰松收購了一家電器維修店,成立擁有實體產業的加科公司。接收到七百萬後。約翰松作為業內人,知道菲律賓是一個冼錢好地方,他和投資銀行合作過很多次。照葫蘆畫瓢,和銀行簽訂了電子協議,在15天理財期滿之後,七百萬自動贖回,轉到指定賬戶,也就是雙華公司賬戶上。

歐陽逸站起來,走到約翰松身邊問:“證人,請問你從事冼錢行業有多久了?”

約翰松:“十二年。”

歐陽逸:“你原來是助理會計師?”

約翰松:“是的。”

歐陽逸:“為什麽改行?”

約翰松:“賺的不夠多。”

歐陽逸:“根據我們的資料,你因為挪用資金,被吊銷助理會計師證,並且還坐了兩年牢。”

約翰松:“我是被冤枉的。”

歐陽逸道:“冤枉的?我剛才問你為什麽轉行,你撒謊說賺的不夠多,實際上你是被吊銷了證書。”

約翰松:“也許吧。”

歐陽逸:“你是否承認自己撒謊?”

諸葛明:“反對,這個問題沒有意義。證人是否隱瞞,對案件沒有直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