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風雲突變

京城。

某會議室之中氣氛比較凝重,數位領導在坐,大家正在討論紅星廠提交上來的這份報告。

這份十幾頁的報告已經被復印,與會的每一位領導都拿到了一份,大家正在翻看著這份報告,有人眉頭已經微微皺了起來。

紅星廠和九洲工業合作?

九洲工業是什麽企業?

這些領導遠在京城,還真有很多人不知道九洲工業,這不,有人就問了起來,“九洲工業,這是一家什麽樣的企業?”

總算有人知道九洲工業的一些情況,介紹道:“這是清江市本地的一家企業,也是紅星廠的重要供應商,DJ4型電力機車上的牽引電機系統,控制系統等,全是九洲工業生產制造的。”

只是紅星廠的一家供應商,有人心中就不以為然,紅星廠可是數千人的國營大廠,怎麽可能和清江市本地一家企業合作,且還是生產制造地鐵。

等大家都看完了紅星廠提交上來的這份報告,主持會議的領導朗聲的道:“同志們,對這件事情,你們怎麽看?”

馬上就有人高聲的反對道:“這件事我不同意,紅星廠作為我們下面的重要子公司,怎麽可能和一家民營企業合作生產制造地鐵。”

“我也不同意,如果說讓九洲工業成為紅星廠地鐵的供應商,我看可以,雙方合作一起生產制造地鐵,我看不行。”

“……”

在坐的一個個發表意見,大部分人持反對態度,只有少數人說了,可以嘗試一下。

這是一位西裝革履的中年領導,顯得比較儒雅,穿著也比較樸素,他建議道:“各位,我看可以試一試,九洲工業掌握有地鐵的生產制造技術,這正是我們缺少的,雙方合作,也許真的能生產制造出先進的地鐵呢。”

馬上就有人強烈反對,“不行,從來沒有這麽樣的先例,我們不能開這個頭。”

這次會議開得很激烈,大部分都反對合作。最終,主持會議的領導宣布結束會議,也宣布,暫不批復紅星廠的這份報告,先擱置起來再說。

……

紅星廠方面當然不知道在京城召開的這個會議的具體情況,畢竟這是一個高層會議,有保密紀律要求。

常勁林只是知道,自己提交上去的報告,仿佛如泥牛入海,一直沒有任何的消息,隨著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他也曾經打過電話,詢問了一番,但上面的人諱莫如深。

在體制內混了這麽久,常勁林知道,這件事應該是遇到問題了,搞不好,會黃掉。

謝振華也非常希望和九洲工業合作,在他看來,只要有地鐵生產的技術,他帶領紅星廠的技術團隊,就一定能生產制造出地鐵。

再說了,九洲工業願意出地,將河西那塊千余畝的工業用地建設成為專業化的地鐵生產制造廠區。

生產廠區有了,技術也不缺,那肯定能生產制造出地鐵,且應該還是世界先進的地鐵。

紅星廠的報告已經提交上去半個多月了,且還是常勁林親自上京,親自當面提交給相關領導的,只是一直沒有任何的消息,謝振華的內心有一點焦急。

他進了常勁林的辦公室,擔憂的道:“常總,看來我們的報告遇上麻煩了,上面遲遲一直沒有任何的批復。”

常勁林也擔心的道:“應該是上面的爭議很大,這樣吧,我過兩天上京一趟,家裏的事情就勞你多用心一些,尤其是我們DJ4電力機車的生產。”

小批量生產的第一台DJ4進車已經二十余天,基本完成裝配,即將落車,在這落車的關鍵時刻,常勁林原本是不想離開的,但沒有辦法啊,自己的報告提交上去半個多月,居然一直沒有任何的消息。

只能自己上京一趟,打探一番,了解相關的情況。第一台DJ4的落車,只能交給謝振華等人。

謝振華也知道,這個時候上京一趟是完全必要的,這件事情,不可能這樣一直這樣拖下去,必須要有一個結果才行。

“常總,您放心吧,DJ4的落車我會盯緊的。”

DJ4落車,也是大事情,完全是裏程碑式的。第一台DJ4落車,說明距離正式出廠已經不遠。

按照生產流程,DJ4落車之後,就將進入交車車間,經過相關的試驗和驗收之後,這台車就能出廠,交付給用戶,可以進入鐵路線運行,可以飛馳在國內的軌道交通線上。

這台車的國產化率達到80%以上,意義非凡。它的重要的零部件全是國產的,如牽引電機系統,控制系統,變壓變流系統等等,連他上面的所有電機,所有用到的IGBT產品,都是九洲工業生產制造的。

常勁林暫時離開,DJ4的事情就交給謝振華這個總工程師兼副總經理具體負責。

說走就走,常勁林僅僅只帶著他的秘書,兩人一行,低調的去了京城。對於這次京城之行,不管是常勁林,還是謝振華,都抱有很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