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九章 訂單的煩惱(第2/2頁)

“16萬!”伊金斯惱了,“每台16萬,你們還說是優惠嗎?就在一年前,我從你們公司購買過同樣的一台加工中心,那時候的價格才12萬。”

“的確如此,但是,伊金斯先生,你忘記了稅收的事情嗎?埃馬克的這款臥式加工中心,是他們在中國的制造基地制造的,所以屬於中國產品。按照政府新發布的對中國產品加稅的政策,每台加工中心要增加4萬美元的進口關稅。”對方解釋道。

“好吧……”伊金斯悻悻然地應道。

“那麽,伊金斯先生,你還需要這五台機床嗎?”

“我想我們是需要的,不過,請允許我和我的搭档商量一下。”

放下電話,伊金斯揉著額頭,對麥吉說:“麥吉,看來對中國產品加稅也並不全是好事,咱們要買的機床,價格整整上升了三成。”

“這還只是機床呢。”麥吉說,“剛才你打電話的時候,我又統計了一下,除了機床,我們還需要采購一批工藝裝備,比如說夾具、托盤、推零件的小推車,而這些東西大多數都是中國制造的,我估計它們的價格也已經漲了三成到五成了。”

“Shit,這樣一來,我們從這些訂單裏賺的利潤,就都被梅普拿走了!”伊金斯忍不住就曝了粗口。不做實踐的人是不知道的,一個工廠裏需要的東西五花八門,缺一樣都會帶來各種麻煩。說個簡單的例子,你要把產品用膠條封好寄給客戶,至少一個撕膠條用的切割器吧?淘寶價不到1美元的一個小玩藝,可它也是中國制造的呀!

“還有一個問題,我現在也沒想好解決方案。”麥吉又說,“要完成手頭的訂單,我們至少要把生產規模擴大五倍,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新招聘200名工人。但是,我想了一下,整個巴爾鎮,恐怕也湊不出200名工人。”

“只能是從其他地方招聘了。”伊金斯說。

麥吉搖搖頭說:“我估計從其他地方招聘也不容易。”

“周圍一些鎮子裏,失業者還是不少的,湊出200人應當不難吧?”伊金斯說。

麥吉說:“找到200名失業者並不難,但不是所有的失業者都能夠幹活的。我們需要的是熟練工人,在整個巴爾鎮,你能找到幾個失業的熟練工人?”

“這……”伊金斯有些傻眼了,他回想了一下自己的左鄰右舍,意外地發現麥吉的話居然是對的。他所知道的那些失業者中,瓊斯是個二流子,成天遊手好閑,招他進廠恐怕就是招了個大爺來侍候著;路易莎倒是又聰明又賢惠,可工廠需要的是有把子力氣的男工,路易莎當個酒吧服務員端端盤子還行,哪能幹得了工廠的活;還有老托尼,他可是正經八百在工廠裏幹過活的,但那似乎是20年前的事情,現在他的技術還能揀得起來嗎?

熟練工人是需要經過培訓和實踐鍛煉才能培養出來的,美國去工業化的時間已經很長了,3億多人裏面,從事制造業的人口只剩下了1300萬。大批年輕人從來沒有進過工廠,要讓這些人摘掉耳釘站到生產線上去,實在是一個很有挑戰的任務。

“我很奇怪,中國人是如何做到的?”伊金斯向麥吉問道。

“我也在想這個問題。”麥吉說,“我們只是接到這麽一點訂單,就消化不掉了。這些訂單過去都是發給中國人的,難道中國人都是超人嗎?”

這還真不能怨這兩位仁兄沒見識,相當多的美國人對於自己所生活的鎮子之外的世界,其實是很缺乏了解的,更何況中國遠在大洋的彼岸。他們倒也不是沒有從電視、電影裏看到過中國,但那裏面並沒有告訴他們說中國人為什麽能夠制造出這麽多產品,相反,這些電視和電影都顯示中國是一個極其落後的地方,那裏的百姓一個個蓬頭垢面、目光無神,偶爾有一個識字的,還是從美國留學回去的,而且是郁郁不得志的那種。

“麥吉,我覺得我們有必要到中國去走一趟,看看那邊的情況。”伊金斯說。

“我也覺得有這樣的必要。”麥吉鄭重地點點頭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