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六章 危機就是危險與機遇的並存(第2/2頁)

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工業發展迅猛,占全球工業總產值的比例不斷攀升,已經引起了西方國家的不滿。但由於中國的工業產業結構與西方是互補關系,中國的優勢主要是在勞動密集型產品,而這恰恰是西方放棄的領域,所以中國與西方還能夠維持良好的合作關系。

近年來,隨著中國工業的升級,中國產品開始對西方構成威脅,中外經濟摩擦因此而不斷增加。西方對中國頻頻發起的反傾銷調查,其實質就是為了保護自己的產業,使之免受“中國制造”的沖擊。為了阻撓中國進入更高的工業層次,西方國家開始加大對中國的技術封鎖,采取設備禁運、中斷技術交流、阻撓中資企業收購西方高技術企業、打擊中國先進企業等各種手法。

為了避免對西方國家的刺激,中國在技術發展方面采取了較為低調的措施,尤其是盡可能不采用舉國體制來推進某項技術的發展。通俗點說,就是做事留一線,讓別人也有活路,以免讓別人狗急跳墻。

具體到集成電路的發展上,國家原本是可以投入得更多的,有些方面也可以采取一點貿易保護措施,促進國產技術的應用。但為了避免刺激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我們沒有這樣做,而僅僅是借助於市場的力量,讓超恒這樣的民間企業悄然成長。

有人說,我自己發展技術,為什麽要看別人的臉色呢?這不是沒骨氣嗎?事實上,發展技術不是光有骨氣就可以的,全球是一個完整的系統,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離開別人而獨立發展。你要搞集成電路,是不是要從國外買設備,是不是要看國外的技術資料,是不是要送技術人員到國外去學習?如果大家都撕破臉了,對你進行全面封鎖,你憑著自己的力量的確能夠突破這些障礙,但時間的損失將是你無法承擔的。

現在,梅普發布了芯片禁令,這就相當於與中國撕破臉了。中國在這種情況下,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以求自保,誰又能說什麽呢?其他西方國家看到這種情況,也只會說梅普挑釁在先,中國應對在後,並不是中國真的想搶大家的飯碗,實在是梅普欺負人太兇了。中國其實是很萌的,大家如果好好待它,它是不會跟大家為難的。

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師出有名,就是這個道理。

現在,梅普把名義送到了中國人的手裏,中國如果不抓住這個機會,名正言順地大力發展集成電路產業,那就是傻瓜了。至於說每年1萬億的投入,相對於中國的體量來說,完全不算什麽。

“我明白了。”王偉龍釋然了,有領導的指示,加上國家傾心全力的投入,國產芯片的問世,的確是指日可待的事情。羅冶現在還有一些庫存的蘭納芯片,國外的一些訂單也沒有那麽著急,拖上幾個月是完全可以的,而屆時如果超恒等公司真的能夠拿出合格的芯片,羅冶的困境就迎刃而解了。

“那麽,嘯辰,我們作為用戶企業,能夠做點什麽呢?”王偉龍問。

馮嘯辰說:“第一,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國家會通過發行債券來籌措相應資金,你們企業如果有富余資金,歡迎你們購買債券,多多益善。還有,關於工控芯片的性能要求,你們用戶企業是最有發言權的,屆時需要你們派出得力的工程師,卻幫助集成電路公司改進設計。”

“沒有問題,我們完全能夠做到。”王偉龍說。

“至於第二點嘛……”馮嘯辰拖了個長腔,說道:“那就是你們要做一個承諾,一旦國內企業拿出了性能和品質能夠與國外芯片相近的產品,哪怕稍微差一點,你們也要優先使用國產芯片。別到時候美國取消了芯片禁令,你們又一股腦買美國芯片去了。”

“哈哈,我明白了。嘯辰,你放心,我們知道自己該怎麽做了。蘭納想賣芯片給我們也成,先把那50億索賠交了,否則,一切免談。”王偉龍哈哈笑著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