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四章 完美的收購(第2/2頁)

有霍特比如此幫忙,馮嘯辰哪裏還有興趣與海因茨爾談判。博瓦德與馮嘯辰聯系了好幾次,馮嘯辰只是在電話裏向博瓦德報了價格,說如果普邁方面的要價高於自己的報價,那他就寧可不接受普邁的剩余資產了。

馮嘯辰報的價格,第一次是8億,隨後是7億,再往後就是6億,最近的一次報價,他已經開出了5億的價格,並且聲稱這是良心價,沒有商量余地。

“他們從霍特比那裏得到了最重要的技術,至於歐洲這些工廠的設備以及普邁的商譽,他們並不在意。事實上,在剝離了核心技術資產之後,普邁的工程機械部門已經沒有太大價值了,馮嘯辰願意出5億歐元購買,已經是非常難得,其余的買家,願意出的價格只會比這更低。”博瓦德向海因茨爾說。他開始隱隱感覺到,霍特比與馮嘯辰之間或許有什麽關系,當然,他的猜測也僅限於馮嘯辰賄賂了霍特比,使霍特比答應向辰宇公司開放所有的技術。博瓦德直到這個時候,仍然沒想到霍特比居然就是馮嘯辰的雇員。

“這個該死的霍特比,他出賣了我們!”海因茨爾也反應過來了。馮嘯辰和楊海帆最看重的,是普邁的核心技術,他們願意出25億歐元收購普邁工程機械公司,主要是沖著這些技術來的,工廠裏的設備和商標等當然也有價值,但他們在得到核心技術之後,就不會那麽著急了,能夠慢慢地和普邁拖下去。

“不行,我們被馮嘯辰騙了,他肯定是私下裏和霍特比達成了協議,現在他可以一邊從霍特比那裏獲得技術,一邊慢慢地和我們談判。”海因茨爾惱火地說。

博瓦德說:“那又怎麽樣?是你逼著霍特比先與普邁簽約的,你就沒有想過霍特比會出賣你嗎?”

“霍特比畢竟是英國人,他應當站在歐洲一邊的。”海因茨爾不憤地說。

博瓦德說:“很遺憾,他站在了金錢一邊。對於絕大多數的歐洲人來說,如果不得不在金錢和歐洲之間選邊,他們是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站在金錢一邊的。”

海因茨爾靈機一動,說:“我想起來了,我們和霍特比是有協議在先的。如果中國人沒有完成對普邁的收購,那麽我們可以回購賣給霍特比的那部分技術資產。”

博瓦德用同情的目光看著他,說:“海因茨爾先生,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你們在協議中只是承諾普邁有義務回購這些資產,前提是霍特比提出這個要求。但是現在,你覺得霍特比會提出這個要求嗎?”

普邁集團董事會終於注意到了這樁並購案中的蹊蹺。一個特派小組對整個交易過程進行調查之後,確認海因茨爾在談判中犯下了嚴重的錯誤,拆分核心技術資產的舉措,是一個重大的敗筆,這個敗筆導致普邁工程機械公司最有價值的資產被賤賣,其他原本可以依附於這些核心技術而賣出一個高價的資產因此而大幅貶值。

董事會召回了海因茨爾,把他貶到一個業務部門去當了一名下層員工。新的談判代表被派到了斯圖加特,由博瓦德牽線,普邁公司與辰宇國際投資公司開展了第三輪談判。鑒於普邁工程機械公司的資產已經缺乏吸引力,普邁公司又拿出了另外兩個技術部門作為添頭,與原來的工程機械部門一道,以18億歐元的價格賣給了辰宇國投。具體到工程機械部門,加上霍氏公司支付的2.4億,總的出讓價格甚至沒有超過10億歐元。

辰宇國投拿到這些資產後,開始拆分賣給中國國內的不同企業,包括辰宇工程機械公司在內,最終賣出相當於40億歐元的總價格,讓所有參加這樁並購案的股東們都大賺了一筆。

霍氏公司所掌握的普邁核心技術,並沒有進行轉賣,這是霍氏公司與普邁簽訂的協議上所規定的。馮嘯辰對此並不在意,反正霍氏公司也是百分之百聽命於他的,技術掌握在霍氏公司手裏,與掌握在他自己的手裏並沒有什麽區別。

幾年後,馮嘯辰有一次應某高校MBA課程班的要求,去給學員講國際並購案例,他便把這個案例講了出來。在他的講述中,海因茨爾其實是辰宇公司收買的內線,因為他的作用,辰宇公司用不到10億歐元的資金,就買下來原本需要25億歐元才能買到的一家企業。

這個風聲很快就傳到了普邁集團董事會的耳朵裏,海因茨爾隨後的命運,就無人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