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一章 厲害了我的國(第2/2頁)

“一個國家要成為世界強國,需要有很多方面的條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法制,這些都很重要。但我認為,最最重要的,唯有工業。先賢說過,經濟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生產力的水平,決定了意識形態的水平。生產力是用什麽來衡量的?是你擁有多少律師嗎?是你擁有多少營銷大師嗎?是你擁有多少漫畫大師嗎?不,衡量生產力水平的只能是現代工業的發展程度,是一個國家所擁有的工程師和熟練工人的數量。大家的日常生活中離不開電力,如果沒有獨立自主的電力裝備制造業以及輸變電技術,我們根本不可能建立起如此龐大的電網,為大家提供充足的電力供應。大家通過網絡獲得信息,依靠的是我們的網絡裝備制造業。大家寒暑假回家,離不開鐵路網和公路網的建設,而這背後則是我們國家龐大的工程機械制造業。可以這樣說,沒有工業,一個國家的經濟就將是無本之木,表面上也許光鮮無比,但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會把它打回原形。在今天的世界上,任何一個現代化的國家,無不是工業強國。所謂去工業化的觀點,是發達國家送來的一劑毒藥,它的目的就是讓中國停止發展,永遠淪為西方國家的經濟殖民地。大家說,我們能接受這樣的毒藥嗎?”

“不能!”

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吼道。年輕人其實並不缺乏思考能力,只是從前沒有人把這些道理向他們說起而已。馮嘯辰是親歷了重大裝備研發歷史的,他隨便舉幾個例子,就都能夠讓人身臨其境,體會到技術上受制於人的痛苦和屈辱,感受到技術發展帶來的強大與自信。他的口才之好,在體制內也是出了名的,這一番在高校裏進行宣講,所到之處,收獲了無數的迷弟迷妹。這一年的公務員招考,裝備公司只有五個招聘名額,卻有上萬人報考,這也算是這一輪宣傳活動的副產品了。

除了裝備公司之外,其他一些單位也加入了這項活動。教育部發出通知,要求在全國中小學試點增加工業技術課程,讓中小學生有機會進工廠去實際體驗現代工業生產過程,從小培養工業意識。文化部門啟動了一個所謂“工業文化工程”,鼓勵文藝工作者要深入工廠,創作出反映工業、工廠、工人的文藝作品。連旅遊部門都來湊熱鬧,找了一些老工廠、老礦山等,建設工業博物館,開展工業旅遊,讓普通人也能知道什麽是工業。

面對著裝備公司發起的宣傳攻勢,高磊等人陷入了窘境。他們此前準備好的講稿,在大量的事實面前變得百孔千瘡,隨便說一個數據,都可能會遭到聽眾的質疑,更有人把高磊以往講座中列出的數據做了一個匯總,然後逐條批駁,還冠以一個“扒皮高叫獸”的時尚標題,在互聯網上被傳得家喻戶曉。

“我不否認,我的講座中有一些數據略顯過時了,這是因為我在國外多年,難以獲得中國經濟的真實數據。至於說那些由政府公開發布的數據,我是不相信的……”

這是高磊在講座中為自己所做的狡辯。不得不說,今天的中國已經非常多元化了,即便是許多人都已經認真了高磊的本質,但仍然有單位請他去站台,也仍然有許多無腦粉絲為他捧場。

“可是,高教授,你不相信政府發布的數據,那麽你的數據又有多少可信度呢?”有聽眾這樣站起來問道。

“我不能保證我的數據是真實的,但我認為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提出了一個值得大家關注的問題。”高磊說。

“既然你的數據不是真實的,那麽你提出的問題,能夠站得住腳嗎?這不就是一個謠言嗎?”

“不錯,就算我說的是謠言,難道謠言就沒有價值嗎?”

“呃,高教授,恕我腦殘,謠言有什麽價值?”

“謠言可以倒逼真相啊!”

“高教授,我有一句MMP,不知當講不當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