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九章 打不死的小強(第2/2頁)

“小姍,高磊這個人的品質很壞,墻頭草,兩邊倒,根本沒有什麽學術道德,只知道一味地迎合西方,他的話,你可別信。”杜曉迪提醒道。

“媽,你也知道高磊?”馮姍詫異地看著杜曉迪。馮嘯辰知道高磊,馮姍並不奇怪,畢竟馮嘯辰是搞經濟管理的。杜曉迪居然也知道高磊其人,而且還能對他的學術道德做出評價,這就讓馮姍覺得奇怪了。

馮嘯辰沒有解釋這個問題,而是對馮姍問道:“怎麽,你們同學和你們老師都很同意高磊的觀點嗎?”

馮姍說:“這倒不是。我們同學裏分成兩派,老師也有兩派,一派覺得高磊的觀點很睿智,說中了中國的要害。還有一派,就是像你這樣的,說什麽實體經濟才是最重要的,還說相信中國一定能夠超過美國。”

“你是屬於前一派的羅?”馮嘯辰笑著問道。

馮姍說:“我原來是中間派,不過聽了高磊的講座以後,我覺得他說的是對的。你想,人家美國有波音飛機,有蘋果手機,有Intel和IBM,咱們中國也就是能制造襯衣、襪子、玩具什麽的。我們生產1億件襯衣賺的錢,還不如波音造一架飛機賺的錢多,這難道不是我們的思路錯了嗎?”

“你聽誰說中國只能制造襯衣、襪子?你叔叔設計的盾構機,你沒有去看過嗎?辰宇公司現在正在建造的直徑18米的盾構機,放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一台盾構機的價格也能買到一架波音737了,你不知道嗎?還有,中原省的王偉龍叔叔,你也是認識的,他所在的羅冶機械公司,生產300噸的自卸車,已經賣到南美去了,一台車也是2000多萬人民幣。”馮嘯辰隨隨便便就舉出了例子,反駁馮姍的觀點。

“可是,那是人家美國人不想造的……”馮姍的語氣有些弱了。身為馮嘯辰的女兒,她可沒少由父親帶著到各地的裝備制造企業去參觀過,雖說她對於那些大型機械裝備並沒有太多的興趣,但至少是有印象的。更何況,辰宇公司就是她自家的公司,公司裏造的盾構機、混凝土泵車之類,她都了解。別人說中國只能造襯衣、襪子,她是不能這樣說的。聯想到高磊在講座中說中國只會制造輕紡產品,她開始意識到,高磊的話裏也有一些不實之處。

“曉迪,看起來,咱們還是太忽略對下一代的國情教育了。”馮嘯辰向杜曉迪說。他這裏說的下一代,可不僅僅是針馮姍,而是泛指像馮姍這個年齡的年輕一代。馮姍是在他這個裝備公司總經理身邊長大的,耳濡目染,受到很多實業報國觀念的影響,結果仍然被高磊之流給洗了腦,相信了什麽“三流國家搞生產”的謬論,其他的年輕人對於這種觀點會如何膜拜,就更可想而知了。

杜曉迪也感慨道:“是啊,咱們年輕的時候拼了命地從國外學習技術,建立起這麽大的工業體系,結果現在的年輕人卻覺得搞生產沒意思,這的確是很讓人覺得悲哀的事情。”

“反正我們同學是覺得學工科沒啥意思的。”馮姍插話說,“我們讀高中的時候,成績最好的同學都像我一樣,選擇學經濟、金融,只有成績差的,才會去報工科專業。”

“對了,高磊說咱們國家是三流國家,他有沒有說咱們怎麽樣才能變成一流國家呢?”馮嘯辰饒有興趣地向馮姍問道。他是真的想知道高磊在國外呆了幾年之後,又發明出了什麽新的歪理邪說。高磊今年也是60多歲的人了,不遠萬裏跑回國來講學,應當是有所圖謀的吧?

馮姍看看馮嘯辰的表情,想知道他是不是存著嘲諷的意思,待看到馮嘯辰臉色頗有一些認真的時候,才說道:“他講了很多,我也記不全。他說咱們國家太注重GDP了,為了GDP的增長,大力投資鐵路、公路和其他基礎設施建設,每年要消耗全世界一半的鋼鐵和水泥,這種發展模式是錯誤的。最後他說,中國要成為一個現代化國家,出路只有四個字……”

“哪四個字?”

“去工業化。”馮姍一字一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