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丘馬銅礦(第2/2頁)

“我們沒有陷入這個詛咒。”

站在丘馬銅礦的采礦場旁邊,望著面前深深的礦坑,王偉龍自豪地說道。

購買丘馬銅礦股權的資金,大部分都返回中國國內,用於購買中國企業制造的裝備,而羅冶就是這些裝備的制造商之一。羅冶早年引進美國海菲公司的技術,制造150噸電動輪自卸車。這些年,羅冶消化吸收了引進技術,先後開發出180噸、220噸和300噸的各種自卸車車型,技術上也早已實現了完全的自主。現在羅冶銷售一輛自卸車,可以換回幾千噸銅金屬,真正是一本萬利了。

“站在這裏,我才真正理解了當年小馮跟我說的話。”鄒秉政也是唏噓不已。用礦石換裝備,換到最後必然陷入一無所有的狀態,這一點,是20多年前馮嘯辰向他說起過的。那時候,鄒秉政自矜於紅河渡銅礦每年能夠有幾千萬美元的出口創匯,絲毫不把羅冶這些裝備制造企業放在眼裏,反而覺得他們要求自己接受國產裝備是耽誤礦山生產。結果,馮嘯辰闖到紅河渡,借酒撒瘋,指著鄒秉政的鼻子罵他是老落後、老不要臉,最終罵醒了他。

現在看來,馮嘯辰的話是正確的,中國的裝備制造業發展起來了,強大了,利用羅冶等企業生產的裝備,紅河渡獲得了丘馬銅礦35%的股權。按照丘馬銅礦4000萬噸的銅金屬儲量計算,紅河渡的股權相當於1400萬噸銅金屬,這比紅河渡銅礦的總儲量還要高出五成有余。

“這次請鄒局長到智利來,就是小馮拍的板。您這麽大歲數,我們還真不敢讓您萬裏迢迢地坐飛機過來呢。”王偉龍笑呵呵地對鄒秉政說。

聽說紅河渡礦業集團獲得了丘馬銅礦的股權,鄒秉政就申請要到智利來看看。照他的說法,他已經是土埋到脖子的人了,臨去見自己那些犧牲的老戰友之前,一定要去看看這座有1/3屬於中國的礦山,這樣也算是對自己一輩子有個交代了。

鄒秉政提出這樣一個要求,礦業集團和王偉龍這邊都不敢答應。因為老鄒此時已經是90歲高齡,雖說平時身體還過得去,但萬一路上有個閃失,誰能負得起責任呢?

因為知道馮嘯辰與鄒秉政關系不錯,王偉龍便把此事告訴了馮嘯辰,原本是希望馮嘯辰能夠勸一勸老鄒放棄這個不切實際的念頭。誰知道,馮嘯辰反而是站在了鄒秉政一邊,聲稱如果醫生認為老鄒的身體能夠經得起一萬多公裏航程的折騰,那麽就遂了他的意願為好。

此事最終還驚動了中央,一位高層領導指示,像鄒秉政這樣的老革命,想去親眼看看國家的成就,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如果鄒秉政的身體狀況允許,那麽就安排他到智利去走一趟。為此,領導還親自安排了一個醫療小組隨同鄒秉政出行,隨時為他提供醫療保健服務。

“這是他欠我的。”鄒秉政裝出一副憤憤然的樣子說,“當年為了說服我接受你們的自卸車,他可是把我罵成了老落後、老不要臉。現在你們真的成功了,他還不得讓我來看看。我的歲數,都夠當他爺爺了,能平白無故被他罵一回嗎?”

王偉龍是知道這段舊事的,他哈哈笑道:“這個小馮,當年可真是年少輕狂。也就是鄒老您高風亮節,不和他一般見識。換成任何一個心胸狹窄的領導,恐怕早就受不了了。”

“他說得對。我的確是個老落後,不過,我可不是老不要臉。”鄒秉政也笑著說,“搞建設,就是需要像你們這樣敢打敢沖的年輕人。這不叫年少輕狂,而是有銳氣。把國家交到你們手上,我們這些老人也能放心了。”

“哈哈,鄒老,我也是過了60歲的人了,小馮還算年輕,不過也40多歲了。真正的年輕人是他們!”

說到這裏,王偉龍用手指了指前面,那裏有幾位20來歲的羅冶技術員,正在向丘馬銅礦的工程師們講解著自卸車的駕駛與維護知識。那些智利的工程師看起來歲數都不小了,最年輕也得有奔四的年齡,羅冶的這些年輕技術員站在他們面前,絲毫不顯怯懦,反而隱隱有些驕傲之色,那是技術給他們帶來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