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五章 歐洲企業很機智(第2/2頁)

“我們非常願意和歐洲同行合作,歐洲同行一直是我們學習的對象。”

李松的嘴都笑得合不攏了。林重風機此前也引進過歐洲的技術,購買歐洲企業的許可證來生產風機。那時候歐洲企業不要太拽哦,技術轉讓費用全是獅子大開口,而且是一副你愛要不要的嘴臉。至於說進軍歐洲市場,那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歐洲的風機企業把歐洲市場當成了自家的後院,豈能容中國企業插手。

可現在,這些歐洲公司上趕著來找自己談合作,什麽專利授權費、制造許可證之類,都忽略不計了。這些公司在歐洲以及全球其他地方都有風電訂單,簽單子的時候是按每千瓦700歐元簽的,如果交給中國企業代工,每千瓦最多也就是550歐元,這其中的利潤大得能夠讓人瘋狂,區區一點專利費用,誰還會在意呢?

又讓馮總給說著了!

李松在心裏感慨著。當初馮嘯辰讓各家企業升級工藝裝備的時候,就預言過中國風機企業能夠走向國際市場,當時大家基本都是持懷疑態度的,最樂觀的想法也是覺得走向國際市場應當是10年後的事情,眼前是絕對沒戲的。

可誰曾想,自己把工藝改進了,價格降低了,國外企業就蜂擁而至了,主動邀請自己去開發國際市場。雖說在這些合作中,自己的角色僅僅是代工企業,但通過代工,能夠學到先進的技術和海外建設經驗,假以時日,未必不能取代國外合作者,成為國際市場上的贏家。

有了國內市場,再加上國外市場,4000兆瓦的產能就消化得幹幹凈凈了,沒準再增加幾千兆瓦也不成問題。規模大了,成本又能進一步下降,屆時對國外企業的優勢又多了幾分,對方還能有什麽底牌和自己鬥呢?

心裏已經把幾家歐洲企業當成了獵物,李松臉上的表情卻還是極其真誠的,甚至比此前顯得更為真誠。他嘴裏說著客套話,越看這些歐洲人越覺得可愛,嗯嗯,其實人家歐洲人很萌很善良的,自己這樣算計人家,是不是有些良心生疼呢?

海因茨爾注意到了他們幾個人的表現,看到雷丁、勒芬韋爾笑得那麽開心的樣子,海因茨爾能夠想象出他們與李松之間達成了什麽樣的交易。因為,在剛才那一瞬,海因茨爾自己的心裏也曾湧起過要和林重合作的念頭,只是他先前對中國人的怨念太深,此刻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改變主意來和中國人握手言和的。

“海因茨爾先生,你覺得我們還需要了解什麽其他情況嗎?”

埃米琳環顧四周,發現除了海因茨爾之外,其他的同行者都已經圍到李松身邊去了,大家聊得歡聲笑語的,讓人懷疑他們此行的目的不是來給中國人找茬,而是跑來與中國人聯歡的。既然海因茨爾是現場唯一一個保持了矜持的人,埃米琳也只能向他求計了。

“我覺得,我們現在最需要做的,是讓歐洲人找到自己的共識。”海因茨爾咬牙切齒地說,“我們的目的是保持歐洲對中國的技術優勢,遏制中國的風機產業發展。但現在,每一個人都在和中國人討論合作的事情,這與我們的初衷是完全相悖的。如果這樣一點小小的利益就能夠讓我們放棄了原則,那麽整個歐洲將成為一團散沙,我們根本無法與中國競爭。”

“我承認,你說得很對,這是每一個歐洲人都應當思考的問題。”

埃米琳禮貌地向海因茨爾表示了贊同。她同時知道,海因茨爾已經黔驢技窮了。沒錯,當一個人向你大談原則的時候,就意味著他已經沒有其他的話可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