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三章 有恃無恐(第2/2頁)

普邁與林重風機的競爭,與其說是企業間的競爭,還不如說是普邁這家幾萬人的企業在單挑一個13億人口的東方大國,敗局其實早就已經確定了,海因茨爾想逆天改命,最終的結局恐怕只能是被命運吞噬吧。

心裏存著這樣的預感,再看林重風機掛出來的橫幅,海因茨爾的感受可想而知。他甚至有一種找個梯子上去把那些橫幅扯下來撕爛的沖動,當然他也知道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各位朋友,大家是想先到會議室去休息一下,還是直接到生產車間去看看呢?”

林重方面負責接待調查團的副總經理李松客客氣氣地向眾人詢問道,他臉上的表情和徐振波、馮嘯辰他們是一樣的,在海因茨爾看來,就是兩個字:欠揍。如果一定要湊成四個字,那就是實在欠揍。

“我想,我們還是直接去車間吧。”

不等其他人說話,海因茨爾搶先回答道。他倒不是擔心林重會趁這點時間去做什麽手腳,因為人家如果要做手腳,此前已經有幾個月的時間可以做,不需要等到這個時候。他僅僅是不願意再等待了,他急於要看到中國人是如何做的,同時在心裏還存著一絲僥幸,那就是能夠找出中國人的破綻,然後緊追不舍,徹底揭穿中國人的假面目。

海因茨爾發了話,眾人也懶得反駁,於是紛紛點頭同意。李松從善如流,當即讓身邊的隨從跑步到車間去通知,自己則帶著一幹歐洲人緩步跟在後面,向車間走去。

“李先生,你們的廠房似乎是很新啊。”

走在路上,一位來自於意大利的風機公司代表勒芬韋爾隨口向李松問道。林重風機是林重集團下屬的一家子公司,而林重集團則是由原先的林北重機在兼並了一批企業之後組建的集團公司。林重風機的這處廠區占地規模很大,大多數廠房看起來都非常新,從廠房旁邊經過,甚至還能隱隱聞到一些油漆的味道,所以勒芬韋爾會有此一問。

李松笑著回答道:“是的,我們過去半年時間裏新建了四座大型的總裝車間,至於那些輔助工序的小車間,就不值一提了。我們一會要去看的生產現場,就是在我們新建的車間裏,這一座車間一年能夠生產150兆瓦的風機。”

“你是說,你們有四座同樣的車間?”另一位來自於英國的風機企業代表雷丁問。

李松搖搖頭,說:“不,我們有六座這樣的車間,其中四座是過去半年中新建的。另外,我們在中國國內的幾家風電場旁邊還建設了組裝基地,這些基地的產能合計在每年500兆瓦以上。”

勒芬韋爾掰著手指頭算了算,驚訝地問道:“這麽說,你們公司至少擁有年產1400兆瓦風機的生產能力?”

“目前是這樣。”李松說。

“可是,這麽大的制造能力,你們能消化得了嗎?”埃米琳也加入了談話。年產1400兆瓦風機的產能,在歐洲也沒有幾家企業能夠達到。普邁算是歐洲老牌的風機制造商之一,目前擁有的產能也不到1000兆瓦,而且還嚴重開工不足,每年的產量也就是6、700兆瓦的樣子。林重風機在業界的地位遠遠不及普邁,卻敢於形成1400兆瓦的產能,這算是一種盲目擴張的舉動嗎?

李松微微一笑,說:“這算什麽,我們還打算再建至少10個更大規模的車間呢,當然不是在這個廠區,而是在靠近風電場的地方。我們公司的中期規劃,是到2015年之前形成4000兆瓦的生產能力。”

瘋了!

這是所有的歐洲人同時產生的想法。2007年全年,全世界風電新增裝機容量也只有20000兆瓦,按照林重風機的規劃,他們一家企業就要占據全球20%的份額,這難道不是瘋了嗎?如果這個規劃能夠實現,那麽歐洲的風機企業就可以洗洗睡了,中國人喜歡說的一句話是啥: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嗯嗯,這意思就是說沒他們這些外國人啥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