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良心學者高教授(第2/2頁)

高磊在無數個學術場合裏都聲稱自己是“公共知識分子”,是所謂“獨立學者”,自己的學術觀點不會受政府的左右。這個標簽讓他在新興的互聯網世界裏得到了廣泛的贊譽,有無數以“公民”二字作為頭像的網民成為他的擁躉,他隨便發一條博客,就能夠贏得數十萬的點擊以及數以千計的轉發。

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高磊很清楚,自己的“獨立”只是相對於中國政府而言的,對於國外的金主,他絕對不敢獨立,而是必須照著金主的吩咐去說話做事,否則人家能夠給予他一切,也能夠收回他的一切。

國際基金會左右學者的思想,當然不是用行政命令的方法,而是在基金申請的時候巧妙地給予一定的暗示。比如說,你的學術觀點認為太陽是圓的,那麽基金會就會把你拒之門外,反之,如果你認為太陽是方的,就能夠輕易地贏得基金會的青睞。有了錢,你就能夠廣收門徒,能夠參加各種學術研討會,並在會上重復太陽是方的這一觀點。

當一個學術圈子裏有越來越多的人說太陽是方的,那麽“日圓派”就會被嘲笑為落伍,優秀的學生也不會投奔他的門下。而“日方派”則會蒸蒸日上,直到學者自己都相信太陽的確是方的,自己眼睛看到的東西不過是幻覺而已。

高磊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都是在國內完成的,而且是在80年代前期,學的是很正統的蘇式政治經濟學,所以他最初是信奉計劃經濟理論的。他提出國際大協作理論,也並沒有脫離計劃經濟的思維模式,強調的是由國家引導產業與國際接軌,形成國際合作鏈條,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高磊並未否定。

在自己的理論遭到批評之後,高磊嘗試著轉向了西方學說。此時正值西方經濟學界提出“回歸斯密”的口號,即回到亞當斯密所鼓吹的完全自由的市場經濟模式中,拒絕一切政府幹預。高磊寫了一些這方面的文章,果然得到西方學者的好評。在這種情況下,他一發不可收拾,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自由主義理論的研究中去。當然,說是研究,其實主要也是拾西方學者的牙慧,然後再結合一些中國的事情來加以發揮。

西方學者對發展中國家的事情不了解,所以研究發展中國家的文章往往容易受到關注。你在文章裏說中國只有30萬人喝得起可樂,西方人便覺得終於發現了一個有良知的學者,居然揭露了這樣的真相,如果不是他揭露,大家還以為中國人真的能吃得飽飯呢。

高磊通過寫這樣的文章出了名,得了利,慢慢地便把自己寫的文章也當成了真實,在各種場合賣弄。他的一些演講被人錄成文字,在網絡上傳播,每每被冠以“總算有人說真話了”、“你不可不知的中國秘密”、“是中國人就轉”之類的標題,加上他的教授身份,總能讓一些人信以為真。

有些學者認真研究了高磊的成功秘訣,發現只要敢於胡說八道,在今天的世界上就能夠揚名立萬,於是也紛紛效仿,一個比一個說得更邪乎。高磊有時候也會看看這些學者發的文章,當發現其他學者的觀點也與他一致的時候,他就更加相信,自己說的都是真的……

這就叫莊周夢蝶,夢來夢去,他已經弄不清自己到底是莊周,還是蝴蝶。

剛才高磊對兩位西方記者說首台套政策的推出,是改革的巨大倒退,他還真不是故意要誇大其辭,而是內心就是這樣想的。這些年,他已經習慣於從任何一點蛛絲馬跡中“發現”改革倒退的跡象,而且每一次都必然是巨大倒退,稍不留神就會全面崩潰。他寫了許多文章預言即將到來的危機,雖然每一次都沒有應驗,但這並不妨礙無數人稱他是“最清醒的經濟學家”。

這真是一個奇妙的時代,傻子太多,騙子都不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