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用戶的擔憂(第2/2頁)

“這倒也是,這些私人老板,都是鼠目寸光。”王偉龍評價道。

馮嘯辰笑道:“老王,你這就是歧視性的眼光了。其實你還忽略了第二個方面,那就是當年我們能夠國產化的設備非常有限,除了一些老型號的裝備之外,新裝備基本上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國內企業充其量能夠做一些設備分包,很少有獨立開發新裝備的情況。而現在咱們的裝備國產化水平已經大幅度提高,其實國內使用的裝備大部分都已經實現了國產化,包括你說的許多民營企業,也是樂於采購國產裝備的。不說遠的,就說冶金裝備這方面,許多民營鋼鐵廠用的設備,都是國產貨,這一點你們應當是知道的。”

王偉龍有些尷尬地笑著說:“咦,照你這樣一說,還真是這麽回事。不過,嘯辰,我說的情況也是事實吧?我們有很多同行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只要是過去沒有搞過的設備,人家就不信,不願意采購,你說怎麽辦?”

馮嘯辰說:“這個問題冷飛雲他們專門去做過一次調研,除了聽取生產企業方面的意見之外,也同樣聽取了一下用戶企業方面的意見。一些用戶提出,一些新的國產裝備缺乏應用經驗,在使用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一些預想不到的差錯,極大地影響了用戶單位的生產。雖然生產企業能夠及時進行維修,但因此而造成的誤工損失,以及有時候因為設備故障而導致用戶單位的產品報廢,都得不到賠償。人家停工一天的損失就是幾十萬,而國產設備和進口設備的差價也不過如此,那人家何不幹脆多花點錢買進口設備,好歹也圖個踏實呢。”

“我們也聽到了這樣的反映。不過,業內的規矩就是這樣的,設備出了故障,我們負責維修,按照合同進行賠償,都是可以的。但要說誤工損失也由我們賠償,我們可以就賠不起了。與其如此,我們還不如不去創新呢。”王偉龍說。

“這不就是了嗎?”馮嘯辰說,“老王,你記不記得,你們最早仿造美國海菲公司的自卸車時,紅河渡礦務局的鄒局長就是堅決不要你們的車,理由就是怕你們的車趴窩了,耽誤他們的生產。”

聽到馮嘯辰提起舊事,王偉龍哈哈大笑起來,說:“記得記得,怎麽會不記得呢。當年你跑到紅河渡去,罵老鄒是老落後、老不要臉,可把老爺子給氣出個好歹來。今年過年的時候,我給鄒局長打電話拜年,他還提起你呢,說要找機會好好地收拾你一頓。”

馮嘯辰說:“我和老鄒可是不打不相識,他後來對我好著呢。再說,他現在想收拾我也收拾不動了,都快90歲的人了,他哪還有這個力氣。”

“老鄒是個好人啊,過年通電話的時候,我跟他說我們的自卸車現在已經賣到澳大利亞、秘魯那些礦山去了,他聽了特別高興,還說想找機會到那些國外的礦山去轉轉,看看咱們是怎麽用設備換人家的銅礦石的。”王偉龍說。

“這是我當年答應他的事情。”馮嘯辰說,聊過這個插曲,他又回歸了正題,說道:“老王,關於你說的事情,我和幾個業內的同行聊過,他們倒是出了一個主意,你也給參謀一下吧。”

“什麽主意?”王偉龍問。

馮嘯辰說:“他們也認為,讓生產企業去承擔用戶的誤工風險,是辦不到的,會打擊生產企業的創新積極性。但如果讓用戶自己承擔風險,這些用戶又沒有積極性去采購國產裝備,尤其是采購在國內沒有應用經驗的新裝備。所以,他們提出,可以請保險公司設立一個新裝備使用險,由生產企業交納保險費,如果裝備在使用中出現故障,造成用戶誤工,由保險公司來賠付誤工損失。這樣一來,生產企業和用戶企業就都沒有風險了。”

“這倒是一個好辦法!”王偉龍眼睛一亮,出言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