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四章 垃圾變成了黃金(第2/2頁)

但是,能夠摸著良心說話的,能有幾個呢?端起碗吃肉、放下碗罵娘,這才是人之常情,而且還往往是能夠博得一片喝彩的。

嘀咕歸嘀咕,會安的官員們也知道極限制造基地不是那麽容易搬遷的,所以在朱菊蘭到來之前,並沒有人去找過極限基地的麻煩。因為基地占地面積大,又有一些噪音影響,會安本地的房地產開發項目都自覺地繞開了這個區域,在基地周圍只有一些農民的自建房,租給基地以及鄰近工廠的職工居住,形成了一些後世說的棚戶區。

朱菊蘭的蘭苑地產正是看中了這塊區域,打算把它全部拿下,進行整體開發。蘭苑地產的規劃師們進行過研究,認為如果能夠把極限制造基地遷走,拿到這8000畝土地,再加上周圍農民自建房的區域,可以開發成一個高端地產項目。

這裏離海比較近,但又不是直接面對大海,不會受到海風的侵襲。其位置處於會安市區的邊緣,沒有城市的喧鬧與擁堵,前往市中心去工作或消費的距離又不是特別遙遠。此外,原先極限基地為了運輸超大部件,修建了一條非常寬闊的公路,直通海邊,路面等級也很高,這無疑也是一個極好的賣點。要知道,能夠住在高端小區裏的居民,都是有車一族,對道路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至於說搬走一家工廠的難度,是不在朱菊蘭的考慮範圍之內的。蘭苑地產在全國各地建的項目多如牛毛,拆遷的工廠已經有三位數了,而且很快就能夠突破四位數,哪裏聽說過工廠搬不走的事情?蘭苑地產還特別喜歡收購那些老工廠的土地,因為老廠都比較講究綠化,廠區內屢屢有成片長生幾十年的大樹,開發商品房的時候把這些大樹留下來,銷售廣告上就可以標明有“原生樹”的字樣,房價漲上一兩成是毫無問題的。

極限基地的建設只有10年時間,不過蘭苑地產的規劃師到基地內部去看過,對於基地的綠化非常滿意。他們還注意到基地裏有一些大型的工業裝置,並打算未來保留下其中的一些,作為住宅項目中的裝飾小區,估計也是別有一番韻味的喲。

朱菊蘭的想象是很美好的,但對於會安市的官員來說,就難免要坐蠟了。上百億投資的大項目,會安市是絕對不想放過的。但搬遷極限制造基地有多困難,稍微有點常識的官員心裏都清楚。不少官員都參加過極限制造基地的建設工作,知道當年為了在沙土地上打基礎,人家光是鋼管就往地下夯了幾萬噸,現在讓人家搬走,這些鋼管你幫人家刨出來?

政府內部迅速出現了兩派意見,一派認為極限基地應當為黃金灘項目讓路,困難再大也要搬走,另一派則認為要尊重先來後到的原則,最好勸蘭苑地產另外選一塊地方來建這個項目。

遇到這種情況,最佳的選擇當然是挑軟柿子捏,而至於哪顆柿子更軟,就需要先捏一捏再說。於是,市政府派了人分別與雙方協商,看哪一方更願意妥協。結果,蘭苑地產方面的態度非常簡捷,就是一句話:我們就是沖著這塊地來的,如果拿不到這塊地,我們就離開,絕對不會有其他的考慮。

在蘭苑那邊碰了釘子,會安市只能轉而向極限基地施壓,希望極限基地方面讓步。會安當然也不是要把基地趕走,而是另外選了一塊地,讓基地搬到那邊去,還承諾了不少優惠條件。基地方面因為已經換了顧施健當主任,而顧施健無疑沒有當年薛暮蒼那樣的霸氣,所以雖然一直在拒絕會安的要求,態度上卻比較軟,讓會安方面覺得有機可乘。

然而,在顧施健終於扛不住壓力,回京城去向領導請示了之後,他的態度便突然轉向強硬了。郭明翰此次到蘭苑地產來,就是來報告這件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