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戰略迷惑(第2/2頁)

“我們失敗的原因,在於我們用於這項技術研發的投入總共也不到5億美元,而中國人在這項技術上僅直接投入就達到了30億美元,這還不算那些能夠間接為這項技術提供支持的研究項目。的確,池谷制作所比中國人有更多的工藝積累,可以少走很多彎路,但即便如此,6倍的投入差異產生的影響也是不容否認的。我們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力量,但我們依然輸了,輸在我們缺乏足夠的支持。”

田雄哲也用一種憤懣的情緒對著一屋子的高管陳述著,全然沒有了以往那種謙卑恭敬的神情。

白土純張了張嘴,正準備繼續反駁,高井浩司擡手攔住了他,對內田悠問道:“內田君,你是不是也可以向大家做一個解釋。在此前,你的部門向董事會報告說,中國人不可能在池谷之前完成技術研發,他們在工藝和管理上與我們存在著巨大的差距。但此次田雄君到中國去考察,發現情況與你們所報告的完全相反,中國人已經擁有了強大的工藝能力,他們的管理水平也非常高。你們提供的錯誤情報,導致董事會做出了錯誤的判斷,你對此有什麽解釋?”

“我對此非常抱歉。”內田悠把腰彎成了90度角並停留了一分鐘之久。直到大家開始懷疑眼前這個長得像角尺一樣的東西不是動物而是植物的時候,他才把腰恢復到大約150度的狀態,對眾人說道:

“一年前,我們按照總裁的要求,對中國在煤制油技術上的研發狀況進行了調查,有關的調查方法和結論,我曾經向董事會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從調查的流程來看,我們的工作是沒有瑕疵的,完全符合一般商業情報調查的規範。我們的調查報告仍保留在档案室,董事會可以聘請專業人員進行鑒定,判斷我們的工作是否存在差錯。”

這就是典型的日式甩鍋了。我是按照規範去做事的,每一個步驟都有理論依據,每一個步驟都是真實可靠的,有詳細的記錄,至於結論是錯的,那就對不起了,不是我無能,而是對方不按常理出牌,我又有什麽辦法呢?

高井浩司也明白這一點,日本企業裏還就講究這一套。你照著規範去做,做錯了也無過錯。你如果別出心裁,哪怕做出了成績,大家也要挑三揀四,說如果不是這樣做,肯定效果會更好。時間長了,大家都養成了這種習慣,一切循規蹈矩,絕不越雷池半步。

順便說一下,有人把日本人的這種習慣稱為工匠精神……

“內田君做事,我們還是放心的。”高井浩司避開了關於規範的話題,問道:“既然你們的調查是完美無缺的,而現在卻出現了和你們的預計完全不同的結果,你判斷原因是什麽呢?”

“戰略迷惑。”內田悠說,“中國人是非常喜歡搞陰謀詭計的,尤其是……呃,尤其是這一次牽頭組織煤制油技術研發的中國裝備工業公司,它的總經理馮嘯辰是一個非常狡猾的人,一向喜歡搞各種戰略迷惑手段。”

“我記得在很多年前,中國人和我們爭奪阿根廷化肥設備訂單的時候,內田君也上過中國人的當吧?”白土純又找到了一個對手,繼續開著嘲諷。

內田悠知道那件事是自己的把柄,想不讓別人提起也是不可能的。他訥訥地點了點頭,說:“是的,那一次對我們進行戰略迷惑的,就是這位馮嘯辰。他安排了一個人和假裝我們談判,要求我們提供合成氨工藝的授權,而事實上,他們卻自己搞出了一套基於釕觸媒的合成氨工藝。這一次,他們是故伎重演,通過各種渠道向我們提供了他們工藝水平低下的虛假信息,目的是為了掩蓋他們真實的研發進度。”

白土純冷冷一笑,說:“也就是說,內田君上一次被中國人欺騙了,並沒有汲取教訓,這一次又被同一個中國人欺騙了。試問,這是因為這位中國人太聰明了,還是因為內田君自己……呵呵,我想我不必明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