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技術要造福於全世界(第2/2頁)

裝備公司戰略規劃部國外動態科科長陳默用流利的英語向布拉德曼和格雷姆介紹道。

“據我們掌握的情況,目前世界範圍內煤制油的成本仍然高於天然石油,請問貴國的這套400萬噸裝置投產之後,成品油的成本會達到多少?”格雷姆直言不諱地問道。

陳默笑笑,說:“我們進行過測算,按照我們目前的設計,在裝置滿負荷工作的條件下,汽油的成本將不高於每噸650美元。”

“每噸汽油不高於650美元?這怎麽可能!”格雷姆脫口而出。

汽油是用原油煉制出來的,在原油價格上漲的情況下,汽油價格也會隨之上漲。目前,國際市場上汽油價格大約是每噸520美元,如果歐佩克繼續執行減產漲價政策,導致原油價格上漲至每桶60美元的水平,則汽油價格有可能上漲到600至700美元的區間。

假如中國的煤制油技術能夠把用煤炭制造的汽油價格控制在每噸650美元之內,就意味著可以替代原油煉制的汽油了。在此前,國際上煤制汽油的成本始終都在每噸1000美元以上,對原油構不成威脅。現在如果能夠把成本降到這麽低的水平,恐怕那些石油儲量不足的國家,都會考慮選擇煤制油作為一種石油替代技術。

澳大利亞恰好就是一個煤炭資源豐富,而石油資源較為匱乏的國家。另外一個滿足這種條件的大國自然就是中國了。在國際油價持續上升的時候,中國和澳大利亞都會有很強的動力開展煤制油的生產嘗試,這對於提高其自身的能源安全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你們確信能夠把成本控制在這麽低的水平上嗎?”布拉德曼問道。

陳默拿出一份資料,遞給布拉德曼,說:“這是我們的宣傳資料,關於我國擁有的煤制油技術的主要參數,在上面都已經列出來了。我們正在積極尋求向其他有這方面需要的國家轉讓技術,這份宣傳材料相當於我們對客戶的承諾,如果我們做不到,是要承擔相應責任的。”

“陳女士所說的其他有這方面需要的國家,是指哪些呢?”格雷姆問。

陳默說:“這樣的國家是很多的,澳大利亞、新西蘭、秘魯、泰國、印度、韓國、日本、南非等等,都屬於具有這方面需求的國家。目前已經有幾個國家的工業部長到了中國,我們的總經理馮嘯辰先生已經與他們進行過初步的洽談,他們對於引進中國的這項技術,都表示了很大的興趣。”

“你們的轉讓條件是什麽?”

“我們沒有轉讓條件。”

“沒有轉讓條件?這怎麽可能呢!”

陳默微微一笑,說:“我們馮總有一個理念,他認為一項技術發明出來,就是要造福於全世界的。對於有意引進我國這項技術的國家,我們的原則是來者不拒。我們擁有強大的設備制造能力,可以同時開工建設五套年產400萬噸的設備,任何一個國家希望引進這種設備,我們都是非常歡迎的,並不會附加任何條件。”

格雷姆臉上有些難堪之色,訥訥地問道:“你剛才說,你們能夠同時開工建設五套這樣的設備,目前已經有這麽多的國家向中國提出了購買設備的要求嗎?”

陳默說:“目前還沒有,大家或許還要觀望一段時間吧。不過,我國自己在近期內就有可能啟動第二套、第三套400萬噸級的裝置建設,我們的目標是最終形成年產1億噸以上煤制油的生產能力。從這個目標出發,我們目前的裝備制造能力還有欠缺,需要進一步補充。”

“最後一個問題。”布拉德曼說,“你們是什麽時候開始向澳大利亞等國家推介這項技術的?”

“就是上個星期。”陳默笑吟吟地回答道,“在此前,我們並不打算把這項技術推廣出去,但後來我們總經理改了主意,希望盡快推廣這項技術。這幾天在京城與我們總經理洽談的那些外國工業部長,都是剛剛接到消息趕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