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2/2頁)

馮嘯辰給塞裏爾國開出了一個藥方,簡單說就是“要想富先修路”。他建議塞裏爾國與鄰國合作修建一條通往印度洋岸邊港口的鐵路,以便塞裏爾的礦產品能夠運出來銷往海外,以換取發展經濟所需要的資金。修鐵路需要大量的投資,馮嘯辰提出,塞裏爾國可以用自己的銅礦作為抵押,向國外貸款。鑒於西方國家可能不願意提供這樣的貸款,中國可以擔任這個貸款方,並且可以派出工程隊伍,幫助塞裏爾建成這條鐵路。

“有了鐵路,你們的銅礦、錫礦、鎢礦都可以運出來,換成寶貴的外匯。利用這些外匯,你們可以采購機器設備,建立起自己的工業體系。在鐵路沿線,你們可以建立起一些加工貿易開發區,利用你們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這也是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成功經驗。”馮嘯辰這樣對弗蘭肯說。

“可是,我們的百姓能夠變成技術工人嗎?你要知道,我們是一個非常落後的國家,我們國內的文盲率高達50%,即使是那些接受過12年教育的人,很多人也僅限於能夠書寫自己的名字而已。”弗蘭肯擔心地向馮嘯辰說。

馮嘯辰笑道:“弗蘭肯部長,你要知道,一個國家實現工業化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可能需要花費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的時間,這可能是兩代人到三代人。你們從現在開始加強教育,那麽到鐵路建成,礦山得到充分開采的時候,現在培養的這些孩子正好達到了就業年齡,他們將會一代有理想、有知識、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

“可是,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怎麽辦呢?”弗蘭肯問。

馮嘯辰說:“目前要做的,是對銅礦進行小規模的開采,另外建立起一些小型的工業項目,這當然也需要一些有文化的技術工人。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中國願意為你們提供最大限度的幫助,包括為你們培訓一些熟練技工,讓他們至少擁有基本的操作能力,就像你現在看到的這些加貝國工人一樣。要知道,他們在到中國去參加培訓之前,文化水平也是非常低的。”

“那可太好了!”弗蘭肯欣慰地說,接著又詫異地問道:“馮先生,你剛才說這家工廠是完全由中國幫助加貝建設起來的,可我為什麽沒有在車間裏看到任何一位中國的工程師呢?”

馮嘯辰說:“就這家工廠而言,在建好之後的一段時間內,我們是派出了工程師在現場進行指導的。但當工廠的生產進入正軌之後,我們就認為沒有必要讓工程師再長期駐在廠裏了。因為雇傭一名專職的駐廠工程師,費用是很高的,這筆費用會讓我們的客戶蒙受額外的支出。”

“可是,如果工廠的設備發生了故障,該怎麽辦呢?加貝國的工人自己能夠處理這些故障嗎?”弗蘭肯問道。他想起自己國內的幾家食品廠,使用的是從歐洲進口的設備。那些設備其實非常簡單,但每次發生故障之後,本國的工人是完全沒有能力維修的,只能萬裏迢迢地請歐洲人來處理,每一次的花費都非常可觀。

“我們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在過去兩年中,我們在非洲建立了三個售後服務中心,是對全非洲進行及時響應的。如果你們的設備在使用中出現了問題,可以隨時向售後服務中心尋求支持,他們會通過電話為你們提供指導,必要的時候可以派出人員到工廠去解決問題。”

“原來是這樣,那可太好了!”

“我們的宗旨是為客戶提供最方便最貼心而且最物美價廉的服務,這一點請弗蘭肯部長相信。”

“非常相信,我認為中國的產品和服務都是最優秀的。”

“那麽,就讓我們預祝合作愉快吧。”

“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