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嚴禁收購(第2/2頁)

蒙洋說:“既然是這樣,那咱們是不是應當給全國的裝備企業發個通知,讓他們準備一些資金,以便及時收購日本和韓國那些有價值的破產企業,就像前一段時間咱們組織鋼企去收購印尼的礦山一樣。”

馮嘯辰用手指指自己面前的顯示器,說:“我正在給經貿委打報告呢,讓經貿委協調外經貿部、財政部、人民銀行、外匯管理局,向全國發出緊急通知,嚴禁國內企業盲目收購海外破產企業。”

“什麽,嚴禁?”蒙洋一怔,剛才還說得好好的,說要去日韓抄底,怎麽一轉眼就變成嚴禁去抄底了,領導真的沒有說錯嗎?

“怎麽,不對嗎?”馮嘯辰笑呵呵地問。

“哦,我明白了!”蒙洋一拍腦袋。自己真是糊塗了,忘了領導是出了名的腹黑之輩。在這個時候,如果國家出台政策,鼓勵國內企業去海外抄底,那麽如秋間會社這樣的國外企業就會坐地起價,等著人傻錢多的中國企業來競價。反之,如果幾部委聯合下文嚴禁企業進行海外收購,秋間會社就得慌了神,上趕著找中國企業揮淚大甩賣了。

這一手,叫做欲擒故縱,實在是太普通不過的招術了。

招術雖然普通,但卻是日本企業無法破解的。秋間會社資不抵債,急於出手,但日本本國企業對它不感興趣,歐美發達國家的投資者就更不會對一家日本企業有興趣。至於技術相對落後的發展中國家,有志向追趕國際技術潮流的就不多,能夠有實力去收購日本企業的國家就更少了。數來數去,可以說秋間會社除了賣給中國人之外,沒有其他任何出路,它就算知道中國人在耍“陽謀”,又能如何?

“我讓經貿委下這樣一個通知,可不僅僅是為了嚇唬日本人,還有規範國內企業行為的意思。”馮嘯辰解釋說,“郭培元能夠找到我的門上,也同樣可以找到其他人門上。此外,還有張培元、李培元的,不知道有多少掮客正在國內遊說。秋間會社這麽一家企業,花500億日元買下,也仍然是有利可圖的,如果放開國內企業去競價,最終說不定真的會競到500億甚至更多,那咱們可就虧大了。”

“所以,咱們就先禁止國內企業去收購,然後再由咱們牽頭,組織一些企業去收。因為咱們只是一個單一的投資者,日方就沒法和咱們討價還價了,咱們就能夠以最低的價格把日本的這些企業買下。”蒙洋總結著馮嘯辰的用意。

馮嘯辰說:“大致是這樣的意思,不過,倒不一定非要由咱們牽頭不可。裝備工業公司的目標太大,如果由咱們牽頭去海外進行收購,說不定會觸動到外國政府的敏感神經,給收購案帶來一些不必要的困擾。我的想法是,咱們還是做幕後英雄,私下裏組織企業去收購就可以了。”

“明白!”蒙洋響亮地答應道,接著又問:“那麽,馮總,要不要讓協作部王部長他們那邊現在就開始聯系各家企業,大家準備資金也是需要一些時間的呢。”

馮嘯辰說:“可以,你去請王部長過來吧。對了,請吳部長也一起過來,日本、韓國有哪些企業值得我們收購,得請吳部長把一下關。有些企業手上的技術專利已經過時了,咱們再花錢買回來就不值得了。”

“好的。”蒙洋應了一聲,便出去找王根基和吳仕燦去了。

馮嘯辰把手裏正在寫的文档保存了一下,然後抄起桌上的電話,撥通了包成明的號碼:

“老包嗎,有這樣一件事情,你馬上組織人手,調查一下日本和韓國有哪些企業經營陷入困難,是否有出售的意向,大致的價格如何。另外,你還要讓人了解一下日韓高技術企業裁員的情況,看看有哪些掌握了核心技術的人被裁掉了,然後盡快地與他們取得聯系,問問他們是否有興趣到中國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