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自己擺的烏龍(第2/2頁)

“可是,我們客戶那邊已經耽誤了一個多月,就算現在發貨,走海運還要一個月,實在是沒時間了。如果我們再等一個月的車皮,那前前後後就是三個月時間了。”劉旺說。

宋洋說:“這個我真是愛莫能助,北方鐵路局給我們分配的車皮就這麽多,我也變不出來,除非鐵路局能夠臨時給我們增加一個車皮……”

說到這裏,他似乎是不經意地向馮嘯辰和劉旺瞟了一眼,然後便微笑著不吭聲了。

合著是在這等著我呢。

馮嘯辰算是明白了,他甚至猜到,劉旺和宋洋沒準是串通起來唱了一出雙簧,目的就是請他馮嘯辰出面,去找北方鐵路局聯系機動車皮。

中國是一個短缺經濟的國家,許多資源都處於短缺的狀態,需要通過計劃進行調配。但有一句俗話說得好,計劃不如變化快,所以有關部門必須在手上掌握一些所謂的“機動指標”,以便應付各種計劃外的變化。

機動指標的用途,不外乎三個方面:一是遇到緊急或者重大的事項,比如說救災、國防之類的;二是用於平衡各種關系,比如某個領導或者某個部委打個招呼,掌握資源的部門不能不給面子;至於第三,那就是給各級單位用來交換一些好處的,比如說給當地政府一些指標,用來交換幾個重點中學的名額。順便說一句,當地政府手裏的重點中學名額,同樣屬於一種“機動指標”,也是可以拿出來交換的。

具體到車皮,也是這種情況。鐵道部手裏會有一些機動車皮,下面的鐵路局、分局、站段等,同樣有一些機動車皮。林北分局的機動車皮用完了,但上面的北方鐵路局還有車皮,是可以調配給林北分局的。要讓北方鐵路局拿出車皮來,就需要有足夠份量的領導或者單位去聯系,拿出人情或者利益作為交換。林北重機沒有這麽大的面子,也沒什麽可以用來交換的好處,所以只能向馮嘯辰求助。

那麽,馮嘯辰有沒有這麽大的面子呢?答案是肯定的。鐵道部要修鐵路,而修鐵路涉及到的裝備多如牛毛,什麽推土機、挖掘機、壓路機、鋪路機、架橋機,還有制造鐵軌的各種加工機械,比如什麽重軌銑床、磨床等等,這其中有一部分是國內無法制造的,需要依賴進口,但絕大多數的裝備還是必須立足於國內,而這就是裝備工業公司的事情了。裝備工業公司如果能夠全力支持鐵道部,敦促國內裝備企業積極開發和生產各種鐵道裝備,鐵道部的工作就會更好做,反之,許多鐵路建設項目就要拖延了。

事實上,這些年裝備工業公司與鐵道路下屬各工程局和制造企業的往來非常多,兩邊可以算是“關系戶”了。以裝備工業公司的面子,找北方鐵路局要幾節車皮,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當然,馮嘯辰也明白,劉旺把他請到林北來,顯然不僅僅是為了一節車皮的事情,而是要請他幫忙與北方鐵路局接上關系,這樣未來林重就可以自己去與北方鐵路局接洽,獲得一張長期的“飯票”。

這樣的要求,馮嘯辰也是無法拒絕的。畢竟林重是裝備工業公司聯絡的重點企業之一,幫助林重解決運輸問題,也是裝備工業公司的職責。他前面也說過,林重能不能及時把底架梁運到西班牙,關系的是整個中國制造的聲譽問題。慕尼黑展會上,各家國外企業都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采購了中國制造的裝備,如果因為售後服務跟不上,導致國外企業對中國裝備失去信心,這個損失可就大了。

“這樣吧,我讓人和鐵道部聯系一下,看看能不能從部裏安排一些機動指標下來。不過,劉廠長,這一次的事情,你們要引以為戒。機動指標再多,也架不住你這樣浪費啊。”馮嘯辰對劉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