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徒弟挑戰師傅(第2/2頁)

借助於那一次的技術引進,北化機、新陽二化機等裝備工業骨幹企業通過消化吸收引進技術,逐漸掌握了30萬噸合成氨和52萬噸尿素的成套設備制造技術,並在此後獨立建成了若幹套同類設備,使中國的化肥制造能力大幅度提供,由尿素進口國變成了尿素出口國。

不過,在此前,中方建設的大化肥項目,都是位於國內,並未參與過國際市場的競爭。在非洲、南亞等地建設的一些化肥項目,都屬於中小型合成氨裝置,而這些技術是中國早已掌握的,充其量只是利用引進技術進行了一些優化而已。這一次參與阿根廷的四套大化肥設備招標,是中國企業第一次面向海外推出大化肥設備,而面臨的競爭對手又恰恰是當年的老師,這就由不得大家不感慨萬千,同時多少有些忐忑不安了。

“我們分析過,日本的化肥設備制造技術,與十幾年前我們向他們學習的時候相比,並沒有太大進步。用咱們的話說,他們是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已經吃了十幾年了。而咱們這些年一直都在努力,要論技術水平,並不亞於日本人。所以,這一次徒弟挑戰老師,咱們還是有很大的勝算的。”

說話的是北方化工機械廠的技術處長蔣憲宇,他是一個技術達人,這些年一直都在追蹤國際化工設備的技術動向,對於日本的化工設備制造水平也是頗有一些了解的。這一次,裝備工業公司把承接阿根廷四套大化肥設備的任務交給北化機和新陽二化機作為總包,蔣憲宇是最為興奮的,同時也是信心最足的。

馮嘯辰點點頭,說:“蔣處長說的沒錯,日本前些年忙著搞金融業、房地產業,大量的資金都從實業界轉向虛擬經濟,耽誤了技術創新。90年之後,房地產泡沫破裂,許多企業受到波及,也無力開展大規模的技術研發,所以技術進步緩慢,這也是難免的。”

“咱們前兩年也有點金融過熱的跡象呢,連會安這個地方都有炒房地產的。不過,比日本還是強一些,像阮老板他們這樣一批私人企業家,在設備采購和技術研發上的投入還是非常多的,技術實力上升得很快。”薛暮蒼說。

“我們國企就更不用說了。”蔣憲宇笑道,接著又用手虛指了一下馮嘯辰,說:“這也得多虧了馮總,不是馮總成天給我們念緊箍咒,讓我們花錢搞研發,我們恐怕也會把錢拿去蓋職工宿舍了。”

“這可不是我念緊箍咒。”馮嘯辰糾正道,“我只是傳達經貿委領導的指示而已。咱們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沒有強大的實體經濟,光靠金融、房地產這些東西,是不可能有真正的繁榮的。日本其實也不是不想搞實體經濟,實在是被廣場協議坑了。日元大幅度升值,幹實業不如炒股票賺錢,還有誰會去幹實業呢?”

“咱們也算是抓住了一個機遇吧。”吳仕燦插話道,“日本是咱們最大的競爭對手,它的實力下降了,對咱們是最有利的。阿根廷這四套大化肥項目,對於咱們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近10個億的外匯收入,更重要的是,這是咱們的裝備制造業第一次與日本這樣的強國進行國際競爭,如果贏了,能夠鼓舞士氣,對於我們未來全面地進入國際市場,是有很大好處的。”

“吳部長說得非常對!”馮嘯辰點頭贊道,“所以,這一次的項目,咱們志在必得。在技術上,咱們和日本還有一些差距,但咱們可以和他們拼價格、拼服務,哪怕是賠本賺吆喝,也一定要把這四套設備拿下來,讓它成為一張中國制造的名片。”

“哈哈,馮總放心吧,咱們是不可能賠本的。我測算過,就算咱們把價格壓到只有日本人的70%,我們還是有利潤的,你說說看,日本人怎麽和咱們爭?”蔣憲宇信心滿滿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