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碰上你這個行家了(第2/2頁)

“也不算遠吧。”馮嘯辰笑道,“咱們現在不是在幼兒園嗎,你說的那個她,不會就是嬌嬌的媽媽吧?”

“不是不是。”曹志遠心虛地左右看看,似乎是擔心自己的老婆突然出現在面前,其實他老婆今天壓根就沒來幼兒園。定了定神,曹志遠才把話題又扯回了原處,說:“我還記得,後來咱們國家從國外引進了13套大化肥,然後就能夠生產尿素了,是不是?”

“是有這麽回事。”馮嘯辰回答道。

曹志遠說的13套大化肥,是指1974年前後,中國利用中美關系緩和的機會,從國外引進的13套大型化肥成套設備,其中包括13套30萬噸合成氨裝置,10套48萬噸和3套52萬噸尿素合成裝置。這些裝置在70年代末相繼投產,形成了年產600多萬噸尿素的生產能力,一舉解決了當時尿素需要大量進口的被動局面。

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人,如果比較關心農業問題,一般都會知道這13套大化肥的事情。而事實上,在此後國家又先後引進了七八套大化肥裝置,並利用引進成套裝置的機會要求外方轉讓相關技術,從而形成了自主的大化肥成套裝置制造能力。後面這些事情,恰恰就是重裝辦主持的,馮嘯辰對此是再了解不過了。

曹志遠意猶未盡,繼續說:“馮老師,我記得那個時候說咱們國家制造不了這麽大的化肥設備,這麽多年過去,現在咱們能造這種設備了嗎?”

“當然能造。”馮嘯辰自豪地說,“最近濱海、新陽、淩北幾個省都上馬了新的大化肥裝置,都是咱們國內的企業拿下的,國產化率達到90%以上了。也就是少數的一些閥門、控制系統之類,咱們和國外還有差距,目前是用進口件替代的,不過有幾家研究所也正在搞這方面的研究,已經有替代產品搞出來了,正在進行技術驗證。”

“那麽,咱們的大化肥,比日本人的怎麽樣?”曹志遠又問。

“有差距,但已經不是代差了,能耗比他們的稍微高一點點,都在用戶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最關鍵的是,咱們自己搞的裝置,價錢比日本人的便宜一半以上,而且不用外匯,這可就非常了不起了。”馮嘯辰說。類似於這樣的說辭,他平常也經常要向別人說起的,有時候是接受記者采訪,有時候是向有關的領導做匯報,所以相關數據等等,他都非常熟悉,此時向曹志遠說起來也沒困難。

在馮嘯辰看來,曹志遠或許就是有點八卦心,想打聽一下國家的發展情況,也可以僅僅是因為無聊,沒話找話地打發時光。誰曾想,聽完馮嘯辰的介紹,曹志遠卻是收起了臉上的笑容,很嚴肅地問道:“馮老師,你剛才說的,都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

“沒有虛誇的成分?”

“我沒必要在曹老師你面前虛誇吧?”馮嘯辰有些不悅地嗆聲道。曹志遠過去知道杜曉迪是大學教授,所以稱她為杜老師,既而也就把馮嘯辰叫作馮老師了。馮嘯辰不知道曹志遠的職務,聽對方如此客氣,於是便有樣學校,也管曹志遠叫曹老師。這就有點像是工廠裏見人就叫師傅,反正嘴甜一點也不吃虧。

曹志遠沉吟了一會,說:“馮老師,不瞞你說,我前一段時間還真動過念頭,想問問咱們國內搞化肥設備的水平怎麽樣。這些天也是工作比較忙,沒顧上,本打算等嬌嬌的運動會開過,我就去國家計委走一趟,了解一下這個情況的,倒沒想到在這碰上你這個行家了。”

馮嘯辰心念一動,看著曹志遠問道:“怎麽,曹老師有這方面的項目線索嗎?”

曹志遠點點頭,說:“正是,阿根廷政府想建設四座大型化肥廠,改變化肥依賴進口的局面。目前去投標的幾家都是日本企業,好像還有一家荷蘭企業,我還一直以為咱們國家搞不了這樣的設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