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知無不言(第2/2頁)

“我們這套自動卸車裝置,采用的PLC計算機聯網控制,運煤的重載車皮由專用火車頭推到指定位置,現場控制人員發出工作指令,調車機大臂落下,通過感應式接近開關限位,保證大臂與車鉤連接,再進行自動拉鉤,這個時間差通過PLC中的定時器指令完成……”

“我們使用的西門子PLC有46個輸入點,28個輸出點,我能夠回憶起來的有輸入地址1對應翻車機零位,2對應牽引車回位,7對應翻車機過流,12對應油溫過高……”

“電源模塊要使用隔離變壓器,避免現場大功率電氣設備產生的電壓波動。按照以往的經驗,需要使用多芯雙絞線,以減少設備導線之間的電容幹擾……”

“負載會產生反電勢,對系統會形成幹擾,所以這個地方需要加裝阻容濾波器……”

在工程現場以及各個辦公室裏,派沃亨的員工們在老老實實地向中方專家介紹著自己所知道的技術訣竅。這些員工並不是項目設計師,只是現場的安裝工人以及工藝工程師,做不到完整地說明整個工程的設計思想。不過,他們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知道許多安裝中的細節,而這些細節對於中方來說也是非常寶貴的。

整套自動卸車系統到目前為止只安裝了30%,有20%的設備運到了現場,還沒來得及安裝,此外的50%設備則完全沒有交貨。在這種情況下,僅憑現場的設備,中方專家是很難完整還原出整個系統狀況的,但有了這些德國員工的介紹,系統的輪廓在大家面前就變得越來越清晰了。

組織派沃亨員工介紹工程細節的事情,是由邵琦牽頭的。當這些德國人看到邵琦出現,而且還是站在領導位置上的時候,他們心裏都萌生出了一種無助的感覺。昨天邵琦痛毆庫尼亞,把大家嚇了個夠嗆。但經過一個晚上的沉澱,有些德國員工開始回過味來,覺得這只是邵琦的個人行為,而且邵琦必然為這種行為而付出代價。他們覺得中方是不可能對他們采取強硬手段的,相反,如果他們的態度強硬一點,再揪著庫尼亞被打的事情不放,說不定中方就得服軟,屆時放他們回德國自不必說,沒準還會給他們發上一筆不菲的安撫費用。

上午,大家果然沒有看到邵琦的影子,雖然他們依然不能離開工地,但保守他們的那些中國人明顯態度軟化了許多,這讓他們看到了希望。可誰曾想,中午剛過,邵琦又出現了,而且隨著他的出現,其他中方幹部和工人的態度也重歸強勢。給人的感覺,邵琦上午並不是接受處分去了,只是頭天打了人有些疲倦,上午找地方睡覺去了而已。

既然邵琦打了庫尼亞還能不受處分,依然有發號施令的權力,那就意味著中方是鐵了心要對他們強硬了。這些德國員工都不是什麽死硬分子,大家都是有家有口的,誰敢拿自己的性命去開玩笑。東西方冷戰結束並沒有多久,對於鐵幕這一側的國家,德國人還是存著一些天然的敬畏感的。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談起了有關西伯利亞集中營之類的話題,要知道,他們的父輩中間可是有人曾經去過那個地方的,那是一個充滿了恐怖傳說的地方……

有了這樣一層心理,派沃亨的員工們也就不敢再玩什麽花招了,面對著中方專家的詢問,他們真正做到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有些技術是他們不太了解的,按道理來說,他們回答一句不知道,中方也不會說啥。但他們卻要絞盡腦汁地去回憶與這些技術相關的一些細枝末節,唯恐說得太少了會給自己招來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