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馮林濤的煩惱(第2/2頁)

“哥,你在榆北的工作結束了嗎?”馮林濤抿了口茶,對馮嘯辰問道。

馮嘯辰道:“沒有,我只是回來休假的,明天還得去趟化工設計院,然後還要去幾所大學,聯系一些業務。榆北那邊的情況很復雜,要解決所有的問題,還得有很長時間。”

馮林濤道:“我也聽人說起過。我們系統就有一家企業在榆北,情況也不太好呢。”

“我知道那家企業,目前也是我們重點幫扶的對象之一。”

“調整時期,到處的情況都差不多吧。”

“總的來說,沿海地區的情況更好一些,臨河是老工業基地,包袱重。”

兩個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說了些沒油鹽的閑話,待到把幾個話題說完,馮林濤猶豫了一下,然後怯怯地說道:“哥,其實我這些天一直想給你寫信的,又怕你工作太忙……”

馮嘯辰一愣:“寫信?有什麽事情嗎?”

“有一點,嗯,其實也不算什麽大事,哥你如果工作忙,我就先不說了吧。”馮林濤磕磕巴巴地說道。

馮嘯辰又好氣又好笑,訓斥道:“你跟我打什麽啞謎。你真有什麽麻煩事,我就算工作再忙,也得幫你解決了,好歹我也是你親堂哥好不好?”

蹲在一旁陪女兒玩耍的杜曉迪一直在聽著他們的談話,此時也回過頭來,笑著說道:“林濤,有什麽事你就說吧,嘯辰一直說,你和淩宇都是他的弟弟,在他心裏是一視同仁的。”

“呃……”馮林濤撓著自己的頭皮,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他小時候在青東省,後來又在德國留學,沒有過與馮嘯辰共同生活的經歷,所以直覺上與馮嘯辰是有些生分的。相比之下,由於這段時間他每逢周末都會來這裏蹭飯,與杜曉迪這位堂嫂的關系反而更親近一些。

杜曉迪說他和馮淩宇在馮嘯辰心裏是一視同仁的,這話當然也就是隨便聽聽而已,親兄弟和堂兄弟總歸是有所不同的。不過,這種話馮嘯辰倒的確是在他面前說過,而且從馮嘯辰給他買房子以及在辰宇公司給他分紅這些事情來看,馮嘯辰應當是沒把他這個堂弟當外人看的。

“我就是想請哥指導一下我們怎麽做生意。”馮林濤支吾了好一會,終於還是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了。

“做生意?”馮嘯辰倒是嚇了一跳,“怎麽,林濤,你不想在核電公司幹了?”

“不是不是,我怎麽會不在核電公司幹呢。”馮林濤連忙否認,“我說的生意,就是我們公司的生意,呃,也不是,應當說是我們設計室的生意。”

“你們設計室能有什麽生意?”馮嘯辰更懵了。馮林濤進入國家核電公司之後,被分配在三代堆型設計室工作,這個設計室的任務就是開發適合於中國的第三代核電堆型。馮林濤在德國留學的時候,曾經參與過一些與三代堆型相關的研究項目,理論功底紮實,視野開闊,在設計室裏很受重視。

馮嘯辰曾經與馮林濤聊過一些他工作上的事情,知道馮林濤目前的工作狀況。可作為一個核電公司內部的設計室,怎麽會有生意呢?

“這是我們設計室自己搞的三產,主要是想給大家搞搞創收,改善一下生活條件。”馮林濤紅著臉解釋道。

說到這個程度,他也就不再遮掩了,開始一五一十地說起了這個三產的事情。

原來,與全國所有的研究機構一樣,核電公司的各個研究部門也面臨著經費緊張、職工待遇差的情況。改革以來,國家一直在搞放權,受利改稅政策以及國企大面積虧損等因素的影響,國家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斷下降,從80年代初的30%,下降到目前不足12%的水平。

財政收入占比下降,由財政支撐的各項事業自然也受到了影響。教育、醫療、科研等部門的財政投入從絕對數上看依然在增長,但相對數卻下降得很快。原來這些部門的待遇雖說是比上不足,好歹還能比下有余,而到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的這段時間,這些部門已經是困苦不堪,不得不紛紛自己開辟“創收”渠道,以便獲得一些預算外的收入來補貼自己的職工。

馮林濤說的“三產”,就是這樣一個創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