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代堆型(第2/2頁)

這種樂觀的情緒一直持續到2011年的福島事故,才算是破滅了。當然,健忘的人類到底會不會再次給自己找一個什麽借口來給二代核電技術還魂,就很難說了,至少到馮嘯辰穿越之前的那個年代,以三代核電取代二代核電,已經成為業界的共識。

不過,在1992年底這樣一個時間點上,全球對於二代核電技術還是有一些支持聲音的,國內這種聲音就更強烈了。國內一些人支持繼續搞二代核電的理由,是因為我們已經通過秦山核電建設取得了經驗,又從大亞灣核電中獲得了來自於法國的技術,正是可以大幹一場的時候。在許多人看來,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技術水平無法與美日英法德相比,人家搞三代,我們搞搞二代也就罷了。

當然,有識之士也是存在的,畢竟核電這個系統集中了中國最優秀的一批專家,他們的眼光是非常敏銳的。高勇剛和梁嶽千,都屬於力挺三代核電的那一批,他們正在尋找同盟者,以擴大自己的聲音。馮林濤雖然只是一個小年輕,但如果能夠加入他們的陣營,對他們也是不無裨益的。

聽到高勇剛的介紹,馮林濤向他遞了個眼界,詢問自己是否可以發言。高勇剛伸手示意了一下,馮林濤點點頭,說道:

“既然高處長考我,那我就說說我的一些粗淺見解。我認為,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給人類敲響了警鐘,提醒我們必須注意到核電安全的問題。盡管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發生有各種人為因素,如果避免這些人為因素的存在,就可以避免事故的發生。但人類的理性永遠都是有限的,任何一個系統,如果只是寄希望於操作者不犯錯誤,那麽危險就是永遠存在的。此外,除了人為事故之外,天災人禍造成的影響,也是我們需要考慮的,比如說,如果遇到地震,使核電站的供電系統出現了故障,反應堆的冷卻問題就會發生,這不是靠操作人員的細心就能夠避免的。再比如說,為了冷卻的需要,世界上有許多核電站都建在海邊,萬一發生海嘯,電站機房會被淹沒,電路必然被切斷,同樣會導致反應堆冷卻中斷,產生熔堆風險。傳統堆型在抵禦這些風險方面缺乏可靠性,被歷史淘汰是必然結果。鑒於此,我認為延續秦山堆型是一條不可取的道路,我們必須順應技術發展潮流,盡早啟動咱們自己的新堆型開發。”

“這是你自己想出來的觀點?”高勇剛看著馮林濤,問道。

馮林濤點點頭,又笑著微微搖了搖頭,說道:“有一些是我自己想的,有一些也是綜合了一些專家的意見,比如我在德國的導師的一些意見。另外,關於地震、海嘯影響的觀點,是前幾天我和我堂哥討論的時候,他舉的例子,我覺得很有啟發。”

“你堂哥?他也是搞核電的?叫什麽名字?”高勇剛詫異地問道。

彭小桐笑道:“小馮的堂哥不是搞核電的,不過和你們國核公司估計也是打過交道的。他是我的老朋友了,名叫馮嘯辰,是國家裝備工業公司的總經理助理。”

“原來是他呀!”高勇剛也笑了,“看起來,小馮,你們全家都是名人啊。你那個堂哥可真是了不得,前幾天他找我們領導談過一次,說要拉我們參加搞一個極限制造基地,把我們的反應堆堆殼放到這個基地去制造。你們別說,這個建議還真是雪中送炭呢。我們搞反應堆,難度最大的就是這個堆殼,100多噸的大玩藝,要一次性鑄造成型,再用超大型模鍛進行鍛壓,沒個金剛鉆還真拿不下來。”

“這麽說,你們答應了?”彭小桐問道。

高勇剛道:“原則上是答應了,這不,我手頭正在準備材料,等著去和裝備公司詳細洽談呢。現在好了,有小馮這位馮處長的堂弟在,我們也算是有個內線了,小馮,你可得給我們弄點情報,看看怎麽把你那個精明的堂哥給坑一回。”

“呃……”馮林濤滿腦門子黑線,“高處長,這個恐怕有點難,從小到大,都是他坑我,我可從來沒有在他手裏占到過任何便宜呢。”

一句話說得眾人又哈哈大笑起來,馮林濤入職國核公司的事情,便在這笑聲中決定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