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這只是一次意外(第2/2頁)

“為什麽要在佩羅建化工廠?萬一出事了怎麽辦?”

“不是萬一,而是已經出事了,聽說工地上那些化工容器全都被風吹倒了,現在死了好幾十人呢!”

“感謝上帝,這場事故是在工廠建成之前發生的,如果工廠已經開始生產了,發生這樣的事故,那可就麻煩了。”

“我早就說過,就算要建化工廠,也不能讓日本人來造。日本人的東西根本就不行,你看街上跑的日本小轎車,那鋼板薄得像易拉罐一樣。”

“親愛的,我覺得你侮辱易拉罐了,易拉罐的鋼板才不會那麽薄呢。”

“我的天啊,他們居然要用易拉罐來裝那些有毒的化工原料……”

這些街頭巷尾的議論,很快就在當地報紙上發布出來了。一些當地的非政府組織開始發起請願,要求豪格公司公布事故真相,並說明未來如何保證不會發生更加惡劣的事件。歐美的一些環保組織也聞風而動,不遠萬裏地趕到佩羅,加入了聲討豪格公司的行列,要知道,這些環保組織從來都是喜歡湊這種熱鬧的。

豪格公司承擔了巨大的輿論壓力,他們自然要將這種壓力轉移到池谷制作所的頭上。厄斯金幾乎一天三遍地給內田悠打電話,要求內田悠解釋事故的原因,平息公眾的質疑。在這種情況下,內田悠只能答應召開一次記者發布會,給媒體一個交代。

“對於發生這樣的事故,我們深表歉意。不過,請大家放心,這只是一次意外而已。”

在發布會上,內田悠向滿屋子的記者表演了全套的日式鞠躬禮,擺足了賠禮道歉的嘴臉,但同時,他還是一口咬定,聲稱這次的事故僅僅是一個意外。

“大家請看,這是我們池谷制作所為美國杜邦公司的得克薩斯工廠建設的對二甲苯生產裝置,這是我們為巴斯夫建設的氯乙烯裝置,這是拜耳的丁苯橡膠生產裝置……由此可見,我們池谷制作所在化工設備制造方面是具有豐富經驗的,也得到了包括杜邦、拜耳、巴斯夫等國際化工界知名企業的認可。豪格公司佩羅工廠只是一家中等規模的化工廠,其技術難度遠遠低於我們曾經建設過的其他一些項目,因此,沒有理由認為我們會在這樣的項目中出現差錯。”

內田悠用幻燈片向眾人展示著池谷制作所以往的業績,用以強化眾人對於池谷制作所的信心。要說起來,池谷制作所也的確是頗有實力的,其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都已得到了國際化工巨頭的承認。老百姓的質疑,其實只是因為他們對全球的工業發展缺乏了解,日本企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具備與西方列強同台競技的資格了。

“可是,內田先生,你如何解釋這一次佩羅工廠的事故呢?”

台下有記者開始發問了。

內田悠對那記者笑了笑,說道:“我剛才已經說了,這只是一次意外而已。”

“可是,既然你聲稱你們公司的技術非常過硬,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意外呢?”記者追問道。內田悠的上述回答,也實在無法讓人信服,任何人聽到這種回答,肯定都要繼續追問下去的。

內田悠裝作猶豫的樣子,遲疑了一會,才吞吞吐吐地說道:“目前,我們的技術人員還在繼續調查事故的原因,雖然已經有一些眉目了,但在有確切的結論之前,我是不能隨便透露的。在今天這個發布會上,我只能這樣說,這個項目與我們過去做過的其他項目有95%都是相同的,而我們其他的項目從未出現過這樣的情況。”

“95%?”

“那麽,還有剩下的5%呢?”

“這是不是意味著事故的原因就在那5%的不同呢?”

所有的記者都聽出了內田悠的潛台詞,眾人一下子就抓住了新聞點。一名記者急不可待地舉起手要求提問,在得到允許之後,他問出了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

“內田先生,你能不能說說,這個項目與其他項目不同的地方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