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演得太拙劣了(第2/2頁)

杜曉迪結結巴巴地回答道。其實,她的英語口語和聽力都非常不錯,這當然得益於馮嘯辰持之以恒的一對一培訓。但在這一會,她也免不了要打磕巴了,因為馬爾多說的話,超出了她的想象範圍。專程來找自己,還要向自己請教,老馬不會是說錯了吧?要不,就是自己聽錯了?

“我向你請教,是因為你發表在焊接學報上的這篇文章。”馬爾多從隨身的包裏掏出一疊復印紙,向杜曉迪晃了一下。杜曉迪一眼就看清楚了,那是前一段時間她做的一篇關於16MnR鋼焊接工藝的論文,那篇論文涉及到對幾種不同工藝效應的理論推導,而其中的核心則是一套熱方程的數值模擬方法。

這篇論文的創意是杜曉迪自己的,這幾種工藝之間的差異,來自於她在工廠裏的實踐。蔡興泉聽她介紹過有關情況之後,建議她從理論上進行研究,這才有了這篇論文的選題。而熱方程數值模擬的部分,貢獻最大的是馮嘯辰,他為杜曉迪設計了算法,同時還幫著杜曉迪聯系了幾家擁有大型計算機的工業企業,利用閑置機時為杜曉迪完成了計算。

在得到滿意的計算結果之後,蔡興泉鼓勵杜曉迪把這篇文章翻譯成英文,投給了行業內的國際頂級刊物焊接學報。在署名的時候,蔡興泉沒有搶杜曉迪的風頭,而是讓杜曉迪署了第一作者,他只以導師的身份把名字列在杜曉迪的後面。

這篇文章是上個月剛剛發表出來的,杜曉迪已經看到了刊物,那份興奮自然是無法言狀的。雖然文章中的算法是馮嘯辰提出的,但杜曉迪在實際應用時加以了調整,使其更適合於電焊專業的研究,這也算是她的創新之處了。在後來上機計算的過程中,杜曉迪付出的辛苦也是可以看到的,許多次模擬結果與現實不相吻合,需要她去檢查其中數以百計的參數設置是否合理。這篇文章由她署名,可以說是名至實歸的。

“我想請問,這篇文章中關於熱方程的模擬算法,是杜小姐自己提出來的嗎?”馬爾多沒有繞太多圈子,直截了當地提出了問題。

馬爾多在這個時候訪問工業大學,既是偶然,也有幾分刻意。他的確是受華青大學的邀請到中國來訪問的,在賓館下榻之後,他便給一些中國同行打了電話,提出希望有時間去他們那裏分別拜訪一下。在與蔡興泉聯系的時候,他專門提到了杜曉迪的這篇文章,因為這篇文章中提出的模擬算法非常新穎,在國際焊接學領域裏已經引起了一些關注。馬爾多剛才說要向杜曉迪請教,並非虛詞。

按照馬爾多最初與蔡興泉約定的時間,他應當是在後天到工業大學來的。但蔡興泉在接到楊卓然通報的消息之後,便專門打電話給馬爾多,提出把見面的時間改到了今天,並坦承這是為了給杜曉迪站台撐腰。

馬爾多並不是一個迂腐的人,同行提出這樣一個請求,他自然不會拒絕,更何況蔡興泉明確說了,這個被考核的學生正是杜曉迪。以馬爾多的想法,能夠提出這樣一個天才算法的學生,水平是無須質疑的。他向蔡興泉感慨說,中國官方對於科研真是精益求精,一個一年級的研究生能夠做出這麽高水平的研究,居然還要接受考核,這種精神值得瑞典的大學學習。

當然,他還存著另外一個不便說出來的想法,那就是要看看這篇文章到底是不是真的是杜曉迪寫出來的,而不是她冒領了別人的成果。要驗證這一點,就需要就其中的一些關鍵問題直接向杜曉迪發問。科學研究的事情,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真是演得太拙劣了!”

坐在一旁的高磊在心裏恥笑道。一個研究生,能發表什麽論文?沒準就是把名字掛在導師後面混一個成果吧?而這個馬爾多未免太誇張了,為了給蔡興泉捧場,居然對一個研究生說出請教這樣的話來,難道他不知道啥叫過猶不及嗎?

這樣也好吧,讓大家看看蔡興泉一夥造假造到什麽地步,他們這樣無恥,也就怪不了我高磊下手太狠了。

高磊一時間突然又找回了道德上的優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