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一切取決於時間(第2/2頁)

原來,此時阮福根並不在會安,他因為老胃病犯了,在醫生的建議下,前往浦江的大醫院做手術去了。這個年代沒有手機,阮福根這一出門,別人根本就無法聯系上他,只有王瑞東知道他所住醫院的電話,能夠偶爾打個電話過去通報一下公司的情況。

重裝辦下發涉外分包業務的工時定額標準,阮福根是不知情的。王瑞東隱瞞了這一點,光說有一樁業務,董巖算的造價是10萬左右,對方樂意出22萬來買,阮福根豈有不答應的道理。在電話裏,阮福根還結結實實地誇了王瑞東一通,說他會辦事,並承諾業務做成之後,給他一個大大的紅包作為提成。

王瑞東拿到了阮福根的授權,公司裏就再沒有人能夠阻攔他了。董巖跟他苦口婆心地說了一通大道理,王瑞東根本就聽不進去。在他想來,董巖這種人和他姐夫一樣,都是在舊體制下被洗了腦,凡事還要講什麽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啥的。人家郭哥說了,外國人才不講什麽愛國主義呢,人家講的都是自由。啥叫自由?能賺錢就是自由,能看小雜志就是自由,像郭哥那樣瀟灑就是自由。

被郭培元洗過腦之後的王瑞東,打心眼裏不服那個什麽重裝辦,想到姐夫阮福根沒事就念叨什麽馮處長如何如何仁義,他就覺得不屑。那個馮處長好像和自己差不多歲數吧,憑什麽在姐夫心目中,馮處長就是英明睿智光芒無限,自己則是頑劣懵懂,需要姐夫沒事就扇幾耳光教教做人。這一回,自己替公司拉個千兒八百萬的業務過來,看姐夫還能說啥。

帶著這樣的想法,王瑞東哪能理會董巖的規勸,他向郭培元保證,只要日本人過來,立馬就可以簽合同。郭培元聞訊大喜,連夜買火車票趕回京城去向內田悠匯報。他只是一個掮客,簽合同這種事情,還得由池谷制作所這邊的人來辦,郭培元需要從京城陪同日本人一塊過來。

郭培元這樣著急也是有道理的。他已經了解到,王瑞東答應這個價格,是向阮福根隱瞞了一些事情的。阮福根目前正在浦江,處於耳目閉塞的狀態。如果阮福根回來,了解到事情的前因後果,這件事沒準還會出些變故,因為王瑞東說過,阮福根對重裝辦的官員一直心存感念,讓他知道此事與重裝辦的要求相悖,沒準這個鄉下農民會傻乎乎地拒絕與日方合作的。

郭培元想,只要趁著阮福根不在的時候,與全福公司簽了合同,這件事就有充分發揮的余地了。重裝辦要逼迫全福公司毀約,那麽就涉及到合同賠償的問題,無論由誰來出這些賠償金,重裝辦都得灰頭土臉。而如果重裝辦默許了這樁交易,馬偉祥他們就有理由去要求降價了,你管不住鄉鎮企業,拿我們這些國企來頂缸算怎麽回事?我們虧損了,由誰負責?

一切都取決於時間,機不可失!

董巖勸不住王瑞東,又聯系不上阮福根,情急之下,便決定趕緊向馮嘯辰報信了。他原先並不知道這件事與馮嘯辰有多大關系,只是覺得涉及到重裝辦的事情,不向馮嘯辰報個信未免太不仗義。他也擔心萬一王瑞東與對方簽完合同,而國家又要追究此事,全福公司會有麻煩,他與阮福根也有這麽多年的交情,怎麽能看著全福公司往坑裏跳而無動於衷呢?

聽完董巖的敘述,馮嘯辰的背心也有些涼意了。真是怕什麽就來什麽,郭培元搞的這一手,算是釜底抽薪。如果全福公司和池谷制作所簽了合同,自己再去阻止就很困難了。而且如果真的要動用行政力量對全福公司進行懲罰,也會讓馬偉祥這些人看了笑話,要知道,幾年前重裝辦樹起阮福根這個典型,可是把馬偉祥等人得罪得很苦的。

“老董,你跟王瑞東說,國家的要求是絕對不容許違背的,他如果敢跟日本簽約,全福公司就會惹上麻煩。你讓他務必要向阮福根說明這一點,我相信,以老阮的為人,他不會同意這樣做的。”馮嘯辰說道。

董巖道:“我會說的,不過,馮處長,王瑞東這家夥被他姐姐和姐夫寵壞了,天不怕地不怕,我就擔心你這些話不管用啊。等老阮回來,合同都已經簽了,到時候可就晚了。”

馮嘯辰道:“你能拖住他多久,就拖住他多久。我馬上趕過去會一會這小子,娘的,我就不信收拾不了這個小屁孩了!”

“好的好的,馮處長,你趕緊過來吧!”董巖應道。

放下電話,董巖松了口氣,旋即想起一事:馮嘯辰說王瑞東是個小屁孩,可他自己好像也就是20郎當歲吧,誰算是小屁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