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別把好心當成驢肝肺(第2/2頁)

郭培元知道火候已到,他故意地沉下聲音,說道:“王老弟,好話我都已經說過了,怎麽選就在乎你了。我挺喜歡你這個人的性格,不管買賣能不能成,你這個老弟我都認下了。至於價格方面,沒有什麽余地,最多就是20萬,以後其他設備也照這個標準。如果不成,那就算了。”

“別啊,郭哥!這樣吧,我找我姐夫再商量商量,明天給你一個答復好不好?”王瑞東用央求的語調說道。

放下電話,王瑞東轉向正看著他的董巖和梁辰,說道:“董哥,辰子,我考慮過了。國家這個文件,是下給海化設那種大企業的,跟咱們鄉鎮企業沒啥關系。人家日本人找咱們做設備,不就是圖個便宜嗎?咱們平常報價的時候,也都是比國營企業要低一兩成的,這一回咱們也這樣做就是了。”

“瑞東,這樣不好吧?”梁辰勸道,“阮廠長說過,重裝辦對咱們有恩,如果不是重裝辦給咱們機會,咱們全福公司哪有今天?現在重裝辦要求各家企業統一報價,咱們這裏如果掉了鏈子,不是讓重裝辦沒面子了嗎?”

董巖也勸道:“瑞東,我覺得梁辰說的有理。重裝辦發這個文件,就是擔心咱們國內的企業互相壓價,最後讓日本人占了便宜。這兩年咱們海東省出口的生絲價錢都壓到什麽程度了,不就是因為跟其他省競爭的結果嗎?最後吃虧的都是咱們中國人。”

“這有什麽辦法?”王瑞東道,“咱們中國人就這樣,能怪人家嗎?再說了,重裝辦定的這個價錢也太黑了,十多萬的設備,給人家報30多萬,日本人也不傻是不是?”

“能賣高價,幹嘛不賣呢?”董巖道,“就算是黑,那也是黑日本人的錢,對咱們中國是有利的。”

“可是,如果照這個價錢,咱們根本就拿不到業務。同樣的價,日本人幹嘛不找海化設他們去做呢?”王瑞東道。

董巖道:“這個文件提供的也只是一個指導價格,咱們的人工比海化設他們低,管理成本也低,所以價格上可以比他們略低一點。比如說吧,這樣一個罐子,海化設報價估計是37萬左右,咱們照著33萬到35萬報,還是有一點價格優勢的。”

王瑞東道:“如果我們報33萬,那這樁業務就想都別想。姓郭的說了,要麽就是20萬,以後還有這樣的業務,一年不少於1000萬。要麽他們就找那些國營大廠去了。”

“這是詐你呢。”董巖說道,“國營大廠報的是30多萬,他就算要壓價,也壓不到20萬吧?”

王瑞東道:“可是,如果那些大廠也降價了呢?”

“我估計他們不敢。”董巖篤定地說道,“你既然說姓郭的是由李志偉陪著來的,他肯定去過海化設,而且肯定是在那裏碰了一鼻子灰。馬偉祥這個人我知道,他以下面的人橫,但其實膽子小得很。像這種當出頭鳥的事情,他肯定不敢幹的。”

要不怎麽說最了解你的人就是你的敵人呢,董巖作為與馬偉祥發生過沖突的人,對馬偉祥的了解還真不是一般的,他這番分析,與馬偉祥的心理分毫不差。

王瑞東聽罷,想了想,說道:“這樣吧,我明天再去和姓郭的談談,如果他能再漲點價,咱們再落一點價,能接就接過來。這種送上門的業務,不做白不做,萬一被人家搶走了,咱們哭都沒地方哭去。”

董巖無奈了,他畢竟不是全福公司的人,無法替全福公司做決策。他提醒道:“瑞東,這麽大的事情,你最好還是和阮老板商量一下,不要輕易答應姓郭的。阮老板對重裝辦很有感情,不說什麽國家利益之類的,就算是私人感情,他也不好去駁重裝辦的面子的。”

“嗯嗯,我知道的。”王瑞東點頭不叠。

不過,當他和梁辰一塊走出董巖的家門之後,話就完全不同了。他說道:“我姐夫這個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心太軟了。什麽重裝辦對我們有恩,其實就是拿我姐夫當個典型用用罷了,我們至於賣他們這麽大的面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