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有人砸場子了(第2/2頁)

高磊就是研究亞洲四小龍成功經驗的權威,他發現,這四小龍的特點都是依靠“大進大出”的出口加工業起家,然後在某幾個產品領域中做到最佳,從而占據了國際產業鏈的一個環節。這些國家都沒有完整的裝備制造業,他們的裝備幾乎全部來自於西方發達國家,他們所做的,就是利用這些裝備搞勞動密集型產業,做一些來料加工、裝配之類的事情,再把產品銷往西方,賺取加工費用。雖然這聽起來有些給人打工的感覺,但人家就是憑著這樣的產業富裕起來了,人均GDP甩出中國好幾條街,你能不服?

基於這樣的認識,高磊提出了他的國際大協作理論,認為中國應當有所為、有所不為,搞“兩頭在外”,也就是設備和原料從外面購入,產品向外面銷售,中國自己集中力量只做加工這一個環節。因為這個模式的核心是把中國融入國際產業鏈,所以得名叫“國際大協作理論”。

國際大協作理論是以亞洲四小龍為藍本提出來的,在中國的一些沿海開放城市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少搞“兩頭在外”的企業經營業績非常好,為國家創造了大量的外匯,本企業也得到了豐厚的利潤。因為這樣一些事例,一些領導,尤其是地方省市的領導對於這個理論頗為推崇,紛紛提出本行業、本地區也要搞國際大協作,要與國際接軌。高磊作為這個理論的創始人,自然也就成了名人。

關於高磊其人以及他的國際大協作理論,馮嘯辰與羅翔飛是交換過意見的,差不多整個重裝辦對於他都頗為不屑,覺得他的那套理論與重裝辦的實踐完全對不上號。馮嘯辰還專門從吳仕燦那裏申請了一個課題,組織社科院的同學批判國際大協作理論,社科院的學生中間也有支持高磊的,雙方這幾個月爭論得非常厲害,也得出了不少頗有見地的觀點。

馮嘯辰不知道高磊怎麽會跑到這個展會上來,更不知道他是如何把王根基給得罪了。他笑著說道:“老王,你別亂咬人好不好,高教授是高教授,我是我,他惹了你,你憑什麽對我發脾氣啊。”

“我不是沖你發脾氣,我實在是,特喵的,那姓高的根本就是一個傻叉!”王根基一句京罵出口,讓在場的人臉上都有些窘色了。

“小王,孟部長還在這裏呢,你說話注意點影響!”羅翔飛把臉沉下來,對王根基斥道。他是王根基的領導,在這個時候是必須要說話的。

孟凡澤倒並不在意,他也是認識王根基的,主要是與王根基的父輩有些交情,他對王根基說道:“小王,高教授怎麽得罪你了,你給大家說說看吧。”

王根基罵了一句臟話,又被羅翔飛給斥責了一句,腦子倒是冷靜下來了,他向眾人抱歉地笑了笑,然後說道:“這個高教授,是跟著計委的領導一起來的,我正好在會場上做接待,就陪著他們一起參觀了。計委的領導對於我們這個交流會評價挺高,可這個姓高的……呃,我是說這位高教授,好像從一開始就惦記著要找茬,看啥都不順眼,風言風語地,如果不是看到有領導在,我早抽丫……我是說,我早就跟他理論理論了。”

“他是怎麽說的?”羅翔飛皺起了眉頭。這次交流會涉及到的大企業很多,規格挺高,計委的領導同志來捧場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高磊是當下的熱門學者,沒準計委領導就帶著他一起來了。

以高磊一貫的立場,對於這種交流會有一些不同意見,倒也不奇怪,但當著計委領導的面風言風語,這就有砸場子的意思了,也難怪王根基會惱火。你有啥意見,私下跟展會的主辦方說說也就罷了,這樣當面砸場子,真把重裝辦當成Hello Kitty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