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雪崩了(第2/2頁)

日方這些工藝文件裏的要求,看似繁瑣,但環環相扣,能夠保證產品質量不發生偏離。如果嚴格執行文件中的要求,即便真的出現保管員發錯焊絲的事情,這個錯誤也會在隨後的幾個環節被發現並且得到糾正,根本不存在錯誤焊絲被一線操作人員誤用的情況。

程元定做了幾十年的企業管理,習慣了“人治”的方式,對於從國外引進的全面質量管理體系有很強的抵觸情緒。這次分包秋間會社的設備,面對秋間會社提出的一系列質量保證要求,程元定嗤之以鼻,非但不放在心上,甚至還存著幾分故意對著幹的心態。

有關分餾塔焊接需要使用75號焊絲的事情,程元定是知道的。這原本是一件小事,並不需要程元定這個級別的領導去關心。但在一次開會的時候,采購處的處長發了一句牢騷,說原來采購了一批43號焊絲,放在庫房裏還沒有用完,現在又要采購75號焊絲,實在是太麻煩了。程元定當即就回了一句,說既然還有43號焊絲,那就用43號焊絲好了,反正這兩種焊絲其實差別也不大。

這也就是懂行的領導才會說出這樣的話。程元定在北化機工作了30多年,也是從車間主任、生產處長這些崗位做起的,對於電焊真有一些了解。他知道這兩種焊絲有些差異,但在一些主要指標上差別並不大。早些年,國內的物質供應緊張,有時候某些特殊型號的焊絲采購不到,而生產任務又比較緊,廠裏用相近型號的焊絲進行替代也是常有的事情。程元定正是帶著這樣的觀念,下達了用43號焊絲替代75號的命令。

用一種材料替代另一種材料,在工業生產中並不罕見。工業生產是講究經濟性要求的,比如說,一個零件可以用A鋼材,也可以用B鋼材。從理論上說,B鋼材比A鋼材更合適,但采購起來很困難,會導致成本上升一倍,這個時候,用A鋼材來替代B鋼材,就是許多企業的理性選擇,對於用戶方來說,也是願意接受的。

在與國際市場聯系比較少的年代裏,中國很多工業產品很難找到最合適的材料或者配件,往往會用一些其他材料和配件來替代,與國外產品相比,性能上自然就會遜色幾分。隨著國際化程度的提高,許多產品的配件可以進行全球采購,廠家自然願意選擇那些更為適合的進口配件,結果就換來一個“某某配件不得不依賴進口”的指責。其實這種指責是沒有根據的,某些配件來自於進口不假,但說是“依賴進口”,就言過其實了。如果無法進口,或者國外根本就沒有這樣東西,那麽企業也完全可以使用國內的替代品。

這就如同你喜歡吃進口的車厘子,但要說你“不得不依賴於進口車厘子”,那就是扯淡了,咱們國產的櫻桃味道也不錯,誰說非得吃進口的不可?

但焊絲的這件事情,與上述所說的不同。75號焊絲並不是什麽稀缺材料,秋間會社在工藝文件中要求使用75號焊絲而非43號焊絲,也是有其道理的,那就是75號焊絲的耐酸蝕性能更優。在這種情況下,北化機違背工藝文件要求,用43號焊絲進行替代,就毫無道理了,只能被認定為一起人為造成的質量事故。

這樣一起事故,從上到下涉及到的責任人是很多的,技術處、生產處、質檢處、容器車間,都有責任。為了洗清自己,大家自然要把責任往廠長那裏推,聲稱自己曾經提出過質疑,是程元定、邊廣連他們搞一言堂、瞎指揮,這才導致了嚴重的後果。

與電焊工們的心態一樣,涉事的中層幹部們為了避免程元定對他們秋後算賬,紛紛翻出自己的黑賬本,把程元定這些年幹過的壞事說了個底兒掉,只盼著上級領導能夠嚴懲程元定,讓他永世不得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