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象”(第2/2頁)

在這種情況下,找一個幫部隊開發設備的理由,從軍方獲得電子技術方面的支持,的確是一個“雙贏”的選擇。這樣一想,似乎楊海帆最初提出這個想法,就是存著要占軍方便宜的心思,這如何不讓楊海帆覺得難堪。

馮嘯辰對楊海帆的為人還是挺了解的,多少能夠還原得出楊海帆的心路歷程,知道他的初衷是好的,由一個很好的初衷,又引出了更好的結果。他不禁在心裏感慨,浦江人的確是精明過人,這麽一點事情,楊海帆就能夠想出一個對大家都有好處的結果,也實在是難得了。

“這件事,還得和軍方談一談,人家不見得願意和我們合作呢。”馮嘯辰說道。

楊海帆笑道:“嘯辰,我相信你有這個辦法的。”

馮嘯辰笑而不語,心裏則在盤算著如何才能和軍方搭上關系。軍工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系統,集中了國家的相當一部分工業制造能力,而且還是最尖端的那一批能力。他在重裝辦工作的時候,就考慮過如何把軍工系統的一部分能力借用過來,促進民用工業的發展,只是一時沒找到合適的機會。

這個時期,國家還沒有開始提出軍工轉民用的政策,軍工企業一直被認為是需要嚴格保密的單位,不太與地方上發生聯系。不過,以馮嘯辰的先知先覺,知道過不了多久,國家就會提出讓軍隊暫時忍耐的政策,軍工系統的日子也會變得非常難過,屆時將有大量的軍工企業轉向民品生產。到那時候,恐怕就不是馮嘯辰去求軍工企業幫忙,而是軍工企業上趕著求馮嘯辰給他們找碗飯吃了。

在那一段軍工企業轉型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少人才、技術方面的流失,事後想來也是非常可惜的。如果歷史能夠重來一次,國家在這方面做得更好一些,至少可以保留住一些人才,等國家經濟狀況好轉之後,這些人才都是能夠發揮重要作用的。

既然命運把自己送回到這個時代,不就是要讓自己去改變這段歷史的嗎?看來,自己即便是到社科院去讀研究生,還是得花一些精力在工業管理方面,想必羅翔飛也不會拒絕的吧?

這段小插曲就這樣過去了。在隨後的若幹天裏,在佩曼的陪同下,馮嘯辰、楊海帆他們又走訪了其他的一些研究機構和企業,看到了許多讓他們大開眼界的東西。

在慕尼黑工業大學,他們參觀了機械制造系設計教研室,看到學生們在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方法進行機械設計,計算機不但能夠在操作者的控制下畫出圖形,還能同步求出零件加工所需要的工時和成本,並提出效費比最優的零件結構建議。

在不倫瑞克工業大學,他們參觀了精密機械及調節技術研究所,看到專家們如何研究半導體設備中的掩膜裝置以及精密儀器中使用的快速動作小閥門,等等。

楊海帆如饑似渴地記錄著自己看到的一切,在腦子裏盤算著哪些是未來的辰宇公司應當做的,哪些是需要在國內尋找合作夥伴來共同完成的。在這方面,馮嘯辰的心態更為平和,他所見過的技術遠要比這些天參觀到的多得多,他想得更多的是目前西方國家的技術還有哪些不足,自己是否可以用一名穿越者的先知先覺在這其中獲得一些好處。

“馮先生,楊先生,這是咱們今天要參考的企業,普邁公司。它是德國最知名的工程機械企業之一,在整個歐洲市場上也是很有名氣的。它最具競爭力的產品就是混凝土泵車,上個月,它們剛剛交付了一台62米臂架的泵車,這是迄今為止全世界臂架最長的泵車。因為泵車的長臂很像是大象的鼻子,所以業界都把普邁公司叫作‘大象’。”

佩曼領著馮嘯辰他們走進一座規模宏大的工廠時,不無艷羨地向他們介紹著這家工廠的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