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和你父親以兄弟相稱(第2/2頁)

在當時,馮嘯辰並沒有打算與這位張國棟聯系,只是把它當成一樁八卦,稍稍關心了一下,在隨後還曾經向父母說起過。父親馮立因此而又給他講了一些張國棟的軼事,最後的總結是:像這樣一個逃港人員,最好不要去聯系,以免惹上政治麻煩。

馮嘯辰再次想起張國棟,是因為起了要搞工程機械的心思。國內搞工程機械的企業並不算少,他的企業要想脫穎而出,必須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時候,他突然想到了張國棟,這位老伯可是個機械大牛,看他到港島之後搞的專業,恰好就是工程機械。馮嘯辰讀過張國棟的論文,發現他提出了不少後世得到過驗證的新思路,只是眼下沒受到大家的關注而已。

馮嘯辰的打算是,把這位大牛請過來當個總工程師,自己再給他提供一些後世的思想。以張國棟的能耐,不難舉一反三,設計出幾種有競爭力的好產品。

當然,請張國棟加盟,還有其他的原因,那就是要利用他在港島攢下的人脈,來幫馮嘯辰達到其他的一些目的。

起了這個念頭之後,馮嘯辰便托張和平幫他調查張國棟其人。張和平把這件事交給了司強,而剛才司強在車上提供給馮嘯辰的,就是他們調查的結果。根據司強提供的資料,這個張國棟的確就是當年從南江省逃出來的那個張國棟,這些年一直在港島工作。司強的資料還顯示,張國棟雖是逃港人員,但在港島期間並未與任何敵對勢力接觸過,也沒有幹過反動的事情,這就意味著要請他回大陸去工作,並沒有太多的障礙。

逃港這個經歷,在當年是挺惡劣的政治問題,但到80年代之後,逐漸就被淡化了。馮立不了解政策走向,擔心與張國棟接觸會帶來麻煩,馮嘯辰卻是非常清楚,請張國棟回大陸不會有任何問題,甚至還有可能得到“有關部門”的贊賞,列為什麽引進海外愛國人才的重要典型。

“我父親經常在家裏說起您呢。”

聽張國棟說起馮立,馮嘯辰笑道:“他說您特別愛吃炒年糕,每次都要吃得消化不良,可過後還是忍不住嘴饞。”

“哈哈,他還真記得這事呢?”張國棟爽朗地大笑起來,他鄉遇故知,最讓人興奮的就是說起陳年往事。有些事情在當年覺得就是一些瑣事,時隔20年再提,就充滿了溫馨,讓人覺得心暖,同時又忍不住落淚。

聊了一會家常,張國棟對於馮嘯辰的身份已經確信無疑,而且還說了幾件馮嘯辰小時候尿床之類的事情,讓大家又笑了一通。笑罷,張國棟問起了馮嘯辰的來意:

“對了,小馮,你現在在哪工作,到港島是來出差的嗎?這二位是你同事吧?”

馮嘯辰坐正身體,鄭重地說道:“張伯伯,您不問,我也正打算向您匯報一下呢。我這幾年在國家經委重大裝備辦公室工作,是綜合處的副處長。不過,上個月我已經從單位辭職了,單位要送我到社科院去讀碩士研究生。”

“是嗎?那可太好了!”張國棟贊道,“了不起啊,年紀輕輕就在國家經委當了副處長,現在又要去深造,以後肯定前途無量,馮老在天上也應當也會覺得欣慰的。”

馮嘯辰笑了笑,算是謝過了張國棟的表揚,接著又介紹了楊海帆和司強的身份。楊海帆是辰宇軸承公司的總經理,這一點並沒有讓張國棟覺得驚訝,畢竟港島這個地方並不缺乏總經理的頭銜。司強是某通訊社的處長,這個身份則是把張國棟給嚇了一跳,作為一名從大陸逃過來的人員,他豈能不知道某通訊社在港島的真實背景,一時間,他差點以為馮嘯辰帶著司強過來,是要抓他回去歸案的。

“晚輩這次來港島,主要目的就是來拜訪張伯伯的,我想請張伯伯回南江去,不知道張伯伯是否有這樣的打算。”

馮嘯辰的話一出口,張國棟的臉就白了。